[发明专利]一种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7188.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海云;刘彬彬;王红睿;洪剑;许世泉;李斌;邢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吕瑞琼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品溶液 脱盐 离子交换系统 膜集成技术 纳滤膜浓缩 离子交换树脂 纳滤膜 透过液 盐浓缩 化工产品 酸碱 化工分离技术 双极膜装置 持续运行 处理装置 电渗析膜 回收利用 生产效率 可循环 制备 再生 | ||
本发明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并公开了一种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盐化学品溶液利用纳滤膜浓缩,得到纳滤膜透过液和含物料的纳滤膜浓缩液,纳滤膜透过液回收利用;(2)纳滤膜浓缩液进入电渗析膜处理装置进行初步脱盐,得到初步脱盐的化工产品溶液和盐浓缩溶液;(3)初步脱盐的化工产品溶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进行二次脱盐,得到成品,所述的离子交换系统使用离子交换树脂;(4)盐浓缩溶液利用双极膜装置制备酸碱,所得酸碱进入离子交换系统,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本发明的一种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资源可循环利用,可良好持续运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尤其是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合成工艺路线长,反应步骤多,溶剂使用量大,反应过程中酸碱的加入导致医药中间体粗品浓度低,杂盐多,不能直接利用。目前工业生产,医药中间体浓缩脱盐主要采用“薄膜蒸发+离子交换”工艺,流程复杂,技术工序多。薄膜蒸发浓缩过程温度在40~60°C,浓缩程度高,但内部通道小,结构比较复杂,生产能力小,仅适用于小规模物料生产。离子交换法工业应用中已成熟,预处理要求简单,出水水质稳定,但装置自动化操作难度大,操作复杂,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对环境威胁大,仅适用于含盐量低的水体。
中国文献CN 104190099 A公开了一种多聚甲醛制备中的初级降膜蒸发浓缩工艺,在降膜蒸发器使甲醛溶液蒸发浓缩到70%~75%,利用真空状态下物料沸点降低的特点,使甲醛溶液在50摄氏度左右即可实现浓缩,效率较高。但操作过程中要抽真空,温度要求精确,且内部通道小,不适合高粘度、易结晶、易结垢的物料。
中国文献CN 101773786 A公开了一种用于医药中间体的脱盐浓缩系统,利用纳滤恒容技术,操作过程中,向原料液中不断加入纯水,利用纳滤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医药中间体脱盐。工艺流程简单,单一工艺即可实现物料的高效脱盐。但相对操作过程较繁琐,须向原料液中多次添加纯水,以换取更高的脱盐率,不适宜大规模生产。
中国文献CN 1816629 A公开了一种纯化大肠杆菌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利用离子交换去除发酵液中的阴阳离子,工艺成熟,虽然脱盐率高,但操作工艺繁琐,树脂频繁再生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溶液,增加了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资源可循环利用,可良好持续运行的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膜集成技术处理含盐化学品溶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含盐化学品溶液利用纳滤膜浓缩,得到纳滤膜透过液和含物料的纳滤膜浓缩液,其中的纳滤膜透过液回收利用;
(2)步骤(1)所得的纳滤膜浓缩液进入电渗析膜处理装置进行初步脱盐,得到初步脱盐的化工产品溶液和盐浓缩溶液;
(3)步骤(2)所得的初步脱盐的化工产品溶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进行二次脱盐,得到成品,所述的离子交换系统使用离子交换树脂;
(4)步骤(2)中所得的盐浓缩溶液利用双极膜装置制备酸碱,所得酸碱进入步骤(3)所述的离子交换系统,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