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880.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唐亮;刘爱忠;马文超;李新涛;胡勇;段连君;谭春晓;李清川;于波峰;黄厚诚;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孙村片区飞跃大道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电 can 总线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第一配置发送控制数据帧至充电模块;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帧的数目少于预设的控制参数的数目,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开机或者关机指令,直流电压值和直流电流值;所述充电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开机或者关机,并设置直流电压值和直流电流值。其中,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第一配置发送控制数据帧至充电模块,将控制数据帧的数目设置为少于预设的控制参数的数目,减少了CAN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了传输效率和控制中心的数据处理效率,也节约了资源和成本。相应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系统,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直流充电桩在不断的发展,追求充电功率也越来越大,充电模式也从开始的单桩单充到现在的一桩多充,即一个充电桩可以实现对多辆车同时充电。无论是单桩单充还是一桩多充,充电桩内部均通过多个充电模块并机实现大功率充电。
目前,充电桩的控制中心与充电模块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控制中心与一个充电模块之间的控制参数包括:开机\关机指令、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值等。但是,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一个数据帧控制或者调取一个参数,即控制中心与充电模块进行必要的数据交互需通过六个控制数据帧完成,包括返回数据帧;同理,一个充电模块发送模拟量参数至控制中心时,一般包括:第一交流电压值,第二交流电压值,第三交流电压值,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值,以及报警信息,如果通过一个数据帧控制或者调取一个参数,则需要发送六个数据帧,加上返回数据,则需要十二个数据帧,如此在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量将增多。如今对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要求越来越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充电模块并机连接,那么CAN总线上传输的数据量将大大增加,容易造成数据拥堵。并且,控制中心同时还需要控制付费等处理模块,那么控制中心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将增多,处理过程也变得复杂,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充电桩工作系统崩溃。
因此,如何减少CAN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控制中心的处理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减少CAN总线上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及控制中心的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充电桩CAN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控制中心根据预设的第一配置发送控制数据帧至充电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帧的数目少于预设的控制参数的数目,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开机或者关机指令,直流电压值和直流电流值;
所述充电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开机或者关机,并设置直流电压值和直流电流值。
其中,当所述充电模块发送数据至所述控制中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充电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二配置发送模拟量数据帧至所述控制中心;
其中,所述模拟量数据帧的数目少于预设的模拟量参数的数目,所述模拟量参数包括:第一交流电压值,第二交流电压值,第三交流电压值,所述直流电压值和直流电流值。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二配置发送模拟量数据帧至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所述充电模块根据所述预设的第二配置,并按照预设的周期发送所述模拟量数据帧至所述控制中心。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根据预设的第二配置发送模拟量数据帧至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所述充电模块根据所述预设的第二配置发送第一模拟量数据帧和第二模拟量数据帧至所述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