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730.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彭忠兴;胡劲蓓;邢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服务 主机 网络监视 后台 机组 能源控制系统 计算设备 电力载波模块 电力线传输 安装设备 发送信息 进程信息 进程阻塞 设备驱动 实时监控 条件触发 主机发现 总线协议 智能 信号线 布线 火线 网卡 硬盘 操作系统 发送 进程 场景 配置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由网络监视主机、云服务机组后台组成,网络监视主机和云服务机组后台之间通过电力载波模块通信,云服务机组后台安装于每台云服务主机的操作系统中,云服务机组后台实时监控云服务主机的进程并将进程信息发送至网络监视主机,网络监视主机发现进程阻塞或者设备没有进程时,向云服务机组后台发送信息以关闭对应云服务主机的非必要功能,非必要功能包括硬盘、网卡的设备驱动。本发明可免信号线布线,只要安装设备的地方有零火线即可;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配置出超级智能的功能,场景,计划任务,多条件触发,真的可以让家很智能;通过现有的电力线传输,遵守的是总线协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计算设备由几大组成部件:CPU、内存、磁盘、网卡及主板元器件等。其中CPU功耗占整个服务器功耗的三分之一,CPU的计算能力越强,其功耗就越大;内存是除CPU外最耗能的部件,主流的DDR3和FBD内存均已达到10W这个量级,内存频率越高,功耗越高;硬盘也是计算设备功耗的主要贡献部分,现在的计算设备硬盘规格都很大,这样自然导致整个计算设备的功耗升高。正是这些主要部件的功耗升高,导致与它们配合的主板元器件、总线和外围设备都需要工作在更高的频率,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这意味着计算设备整体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该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分配控制服务,具有终端感知、网络感知和应用感知,并且全面提供智慧服务,在不降低设备运行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运行的能耗。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功率计算设备能源控制系统;由网络监视主机、云服务机组后台组成,网络监视主机和云服务机组后台之间通过电力载波模块通信,云服务机组后台安装于每台云服务主机的操作系统中,云服务机组后台实时监控云服务主机的进程并将进程信息发送至网络监视主机,网络监视主机发现进程阻塞或者设备没有进程时,向云服务机组后台发送信息以关闭对应云服务主机的非必要功能,非必要功能包括硬盘、网卡的设备驱动。
所述电力载波模块为电力线载波芯片CR600。
所述网络监视主机采用Nagios部署。
所述网络监视主机提供web服务,用户在管理终端上通过web方式连接至网络监视主机进行管理。
所述网络监视主机还连接有数据库。
所述网络监视主机对应每一可运行机器码的程序进程建立一个在存储器的映像,存储器的内容包括可运行代码、特定于程序进程的数据、调用堆栈及堆栈。
所述网络监视主机中对应每一可运行机器码的程序进程建立的一个在存储器的映像,内容还包括分配给该程序进程的资源的操作系统描述符、安全特性和处理器状态。
当程序进程正在运行状态时,所述处理器状态存储在寄存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免信号线布线,只要安装设备的地方有零火线即可;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配置出超级智能的功能,场景,计划任务,多条件触发,真的可以让家很智能;通过现有的电力线传输,遵守的是总线协议;不管是2G、3G、WIFI都可以快速登入系统,控制设备,查看设备实时状态;可实现精确报警;分散式控制:设备与设备之间互不依赖,任何一个设备(包括网关)出现问题都不会影响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总线的通讯模式,设备永不掉线;抗干扰能力超强,纠错能力超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网络监视主机和云服务机组后台的内部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学院,未经贵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