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609.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豪;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吴永亮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测试文档 模拟用户行为 目标应用 性能数据 预设操作 自动化 自动化测试框架 读取 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设备 自动模拟 进程 耦合 子框架 加载 全程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配置测试文档,测试文档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应用执行预设操作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耦合有执行该测试用例的运行进程;在用于加载该测试文档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读取到运行进程时,由自动化执行子框架执行该运行进程所属的测试用例;本发明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自动模拟对目标应用进行预设操作,以便对产生的性能数据进行收取,全程无需测试人员进行手工操作,可有效提高性能数据收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性能测试,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性能测试是应用开发的一个必要方面。在整个应用开发过程中,应用开发者通常对构成其应用的各种组件的性能进行测试。性能测试可以提醒应用开发者其代码中潜在的错误或效率低下。例如,性能测试可以暴露出针对应用组件与一个或多个被测的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应用包或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发生的效率低下或非预期的行为。此外,性能测试还可以提醒应用开发者其应用的各种组件和应用之间的潜在不兼容。
此外,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需要先获取相应的性能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手动对目标应用进行预设操作,然后才能获取到执行该预设操作时的性能数据。但是,通过手动对目标应用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才能进行进行性能数据的采集,造成性能数据采集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手动对目标应用进行预设操作所带来的性能数据采集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置测试文档,所述测试文档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应用执行预设操作的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耦合有执行该测试用例的运行进程;在自动化测试框架加载该测试文档以读取到所述运行进程时,由自动化执行子框架执行该运行进程所属的测试用例。
可选的,所述测试用例还耦合有至少一个性能数据采集进程,所述性能数据采集进程用于收集在执行该测试用例时生成的性能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基于该测试用例执行所述性能数据采集进程,以采集自动化执行子框架执行该测试用例时生成的性能数据。
可选的,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基于该测试用例执行所述性能数据采集进程,以采集自动化执行子框架执行该测试用例时生成的性能数据,包括:在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基于该测试用例执行所述性能数据采集进程时,生成该性能数据采集进程对应的采集线程建立指令;依据所述采集线程建立指令在采集端建立相应的采集线程;以供所述采集端基于该采集线程从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处采集相应的所述性能数据。
可选的,所述性能数据包括:内存、响应时间、流量、帧率、CPU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性能数据包括响应时间;在测试用例中耦合响应时间采集进程,包括:在所述测试用例中的代码中进行代码插桩以填加响应时间获取埋点。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或所述采集端将所述性能数据上传至存储中心进行保存;和/或,所述自动化测试框架或所述采集端将所述性能数据生成性能数据报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模拟用户行为的性能自动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测试文档,所述测试文档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目标应用执行预设操作的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耦合有执行该测试用例的运行进程;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用于在自动化测试框架加载该测试文档以读取到所述运行进程时,由自动化执行子框架执行该运行进程所属的测试用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6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