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页岩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496.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钟汉毅;邱正松;张馨;汤志川;赵欣;黄维安;刘均一;张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K8/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李中奎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状聚合物 页岩稳定剂 页岩 种泥 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泥页岩稳定剂 封堵 硅烷偶联剂改性 水化 刚性封堵 高效化学 化学抑制 理论意义 纳米尺度 双重功能 强吸附 端基 填充 变形 膨胀 应用 | ||
1.一种泥页岩稳定剂,其特征在于,由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与树枝状聚合物反应获得;
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Y的化学结构为
R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
R1、R2和R3为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但三者不能同时为烷基;
其中,所述树枝状聚合物为端基是胺基的树枝状聚合物,其代数为G4~G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页岩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页岩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基是胺基的树枝状聚合物为聚丙烯亚胺树枝状聚合物和/或端胺基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页岩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10~100nm。
5.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泥页岩稳定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二氧化硅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冷却至室温,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2)将干燥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无水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悬浮液;
(3)将步骤(2)获得的悬浮液放入烧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氮气环境下搅拌,加热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
(4)对步骤(3)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洗涤,离心过滤,干燥,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
(5)另取一个烧瓶,加入有机溶剂、树枝状聚合物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通入氮气并搅拌,加热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
(6)将步骤(5)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得到泥页岩稳定剂;
其中,所述树枝状聚合物为端基是胺基的树枝状聚合物,其代数为G4~G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甲苯;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为溶剂的1~6w/v%。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1~5:1;所述加热反应为50~90℃下反应2~6h;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800r/min。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洗涤采用的溶剂为体积比1:1的甲苯和乙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所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为溶剂的1~5w/v%;所述树枝状聚合物与所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质量比为1:1~5:1;所述搅拌的转速为200~600r/min;所述加热反应为在50~58℃下反应6~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4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