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371.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文;王冠玉;宋郦蓉;杨万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朱思兰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多酚 废水可生化性 混凝沉淀 自流 电芬顿系统 废水 耦合 电芬顿 混凝沉淀系统 进水调节池 聚丙烯酰胺 聚合硫酸铝 芬顿反应 上层清液 抑菌物质 絮凝剂 助凝剂 | ||
一种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所述方法为:茶多酚提取废水首先进入进水调节池中,调节pH至2‑4,然后自流进入电芬顿系统进行芬顿反应,废水经电芬顿系统氧化,CODCr/BOD5达到0.3‑0.4,之后自流进入混凝沉淀系统,用Ca(OH)2溶液调节pH至9‑10,接着加入絮凝剂聚合硫酸铝,搅拌均匀,再加入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然后停止搅拌,混凝沉淀后上层清液自流进入pH调节池调节pH至6‑8,即完成所述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本发明解决了茶多酚提取废水中CODCr含量高、BOD5/CODCr值低、抑菌物质含量高的问题,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茶多酚提取废水组成复杂,主要成分与茶叶水溶性成分基本相同,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可溶糖、水溶蛋白、水溶色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氨基酸、糖份、果胶物质、有机酸等均为易生物降解物质。而茶多酚和咖啡碱具有很强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浓度较高,生物降解难度大,是此类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咖啡碱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干茶重量的2-6%之间。提取茶多酚过程中茶叶内的咖啡碱会部分溶入废水中,对多种菌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根据相关报道,我国心血管病仍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尤其是国民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普遍较高,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由于遏制心血管病增长态势的刻不容缓,利用茶多酚为制药原料的药品也会随之快速增长,相关药品的生产厂家也会随之增多。将茶多酚提取废水中抑菌物质降解为易生物降解物质,常规的高级氧化工艺有:O3/UV、O3/H2O2、UV/H2O2、H2O2/Fe2+等,但常规的高级氧化工艺需要持续投加试剂亦或是投资、运行成本高昂。基于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处理茶多酚提取废水,具有投资成本低,设备费用少,效率高等优点。其中,电芬顿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持续产生Fe2+和H2O2,两者产生后立即作用而生成具有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使难降解的苯系物类、卤代脂肪烃类、单环芳烃类、多环芳烃类、杂环类、吡啶类、长链烷烃类等有机物处理效果显著,特别是苯、氯苯、硝基苯、苯胺、甲苯、二甲苯、醛、醇、醚、酚等有机毒物的降解具有独特优势。将电芬顿技术与混凝沉淀耦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的BOD5/CODCr,使得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显著提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以解决茶多酚提取废水中CODCr含量高、BOD5/CODCr值低、抑菌物质含量高的问题,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芬顿耦合混凝沉淀提高茶多酚提取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在由进水调节池、电芬顿系统、混凝沉淀系统、pH调节池依次串联组成的装置中进行;
所述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3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