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208.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捧;王勇;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杨阳 |
地址: | 277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电芯放入真空系统抽真空至真空度‑0.08~‑0.1Mpa,然后将电解液溶剂注入保持真空的锂离子电池干电芯中静置,破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加压,保持电芯内部正压0.5~1.0Mpa,泄压后再次抽真空至真空度‑0.08~‑0.1Mpa;最后在电芯中注入添加有的锂盐和添加剂的电解液,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0.06~‑0.08Mpa,破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加压,保持电芯内部正压0.5~1.0Mpa;泄压后查看电池电芯上表面无电解液残留进行补液。提高了电池的浸润性和电池的注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和动力领域,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锂离子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出更高的需求,尤其是电动汽车电池要求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需求日趋增加。由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增加,电池内部材料密度增大,吸液慢和吸液不足的问题随之出现,质子惰性溶剂对高比表面积的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浸润性不好,导致电池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电阻增大,电池内阻增加,注液量不足会严重影响电池的电性能,注液时间和静置时间的延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提高锂离子电池注液量,减小注液和静置时间,提高锂离子电池生产效率,提高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发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锂离子电池电芯、电解液溶剂和添加有锂盐和添加剂的电解液保持恒温45±2℃备用;
然后将锂离子电芯称重,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质量为m,将锂离子电池电芯放入真空系统抽真空至真空度-0.08~-0.1Mpa,保真空时间5~10S,然后将电解液溶剂注入保持真空的锂离子电池干电芯中静置,静置时间3~5min,破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加压,保持电芯内部正压0.5~1.0Mpa,保压时间5~10S,泄压后再次抽真空至真空度-0.08~-0.1Mpa,保真空时间5~10S;
最后在电芯中注入添加有的锂盐和添加剂的电解液,进行抽真空至真空度-0.06~-0.08Mpa,保真空时间5~10min,破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加压,保持电芯内部正压0.5~1.0Mpa,保压时间5~10S;
泄压后查看电池电芯上表面无电解液残留进行补液,每次补液后进行2次抽真空-保真空-破真空-加压-保压-泄压循环,进行2次补液后电芯上表面电解液残留不再被电芯吸收,称重注液后每只电池电芯的质量m’,计算电池实际吸液量m”= m’-m。
作为优选,锂离子电池电芯为圆柱电池电芯或方形电池电芯灯。
作为优选,电解液溶剂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中的一种或多种;
锂盐为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中的一种或多种;
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亚硫酸乙烯脂(ES)、亚硫酸丙烯脂(PS)、二甲基亚硫酸脂(DMS)、N-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基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惰性气体为高纯氮气、高纯氩气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防缠绕的绕线结构
- 下一篇:砂轮锯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