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5949.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平;周申;吕新建;刘洪亮;迟作强;孙尚渠;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混凝土 内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包括主动振动段、传动段、被动振动段,以及套在传动段外的固定套管。本发明研究了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解决了在封闭模板内及紧密的钢筋间,传统振捣棒难以够及的问题。在封闭模板内部内置振捣装置,与传统振捣棒、平板振捣器相比,能更好地解决封闭模板内部、紧密的钢筋间隙等难以够及位置的混凝土振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施工技术,尤其是一种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模筑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工程建筑材料之一,在结构工程、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内得到大量的应用。模筑混凝土的外形通常根据结构物的表面而设计,有时会出现模板大且深,或者模板封闭性较高,此外还有些如钢筋分布较密的情况,传统的振动棒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够及模板深处及密集钢筋的内部,导致内部的混凝土无法得到有效的振捣,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等恶劣情况。平板振捣器从模板外部对混凝土施加振动力,其中较大部分的振动能量都被模板吸收,少部分传递至离模板较近的浅层混凝土,里层的混凝土无法得到充分的振捣,无法有效消除混凝土内部空洞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埋设于混凝土内部,能从内部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有效振捣作用,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安全施工的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包括两个主动振动段和至少一个被动振动段,所述的两个主动振动段通过传动段连接在被动振动段的两端,且主动振动段与所述的被动振动段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被动振动段设置在模筑混凝土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振动段设置在模筑混凝土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被动传动段为螺栓杆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主动振动段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振动段和传动段为刚性材料段。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振动段为弹性材料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振动段绕传动段做高频的正反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段与被动振动段通过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段的转动将带动被动振动段的弹性材料进行高频振动。
本发明中的弹性材料和刚性材料可采用如盘条钢筋、螺纹钢等现有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在主动振动段施加小位移高频振动力,使主动振动段绕传动段做高频的正反向转动;主动振动段与传动段均为刚性连接的刚性材料,从而带动传动段做高频小角度正反转运动;传动段与被动振动段通过刚性连接,传动段的转动将带动被动振动段的弹性材料进行高频振动,从而将高频振动传递至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从内部得到充分有效的振捣,避免蜂窝麻面、内部空洞等恶劣工程状况的发生。
本发明研究了新型模筑混凝土内置振捣装置,解决了在封闭模板内及紧密的钢筋间,传统振捣棒难以够及的问题。在封闭模板内部内置振捣装置,与传统振捣棒、平板振捣器相比,能更好地解决封闭模板内部、紧密的钢筋间隙等难以够及位置的混凝土振捣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模筑混凝土封闭模板深部及紧密的钢筋间的混凝土难以得到充分有效振捣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1、能成功的对传统振捣方式难以够及的深部混凝土进行充分有效的振捣;
2、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使用的材料均为常见现有材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