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5548.X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来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配合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安装有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组件包括多边形的主玻璃板和至少一个侧玻璃板,所述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上对应的侧边相邻设置,且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杆和用于带动驱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杆带动主玻璃板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所述侧玻璃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玻璃板远离主玻璃板的一端随同步移动限位机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其在不增加小圆镜的基础上即可使得后视镜的观察视野广,对于车辆侧面的视野盲区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重要的安全配件,可以给于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观察视野。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视镜仍然存在观察盲区,而由于汽车后视镜的观察盲区导致的交通事故已然成为城市行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成因。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车辆的观察盲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例如增加前车雷达、后视镜上粘附小圆镜、对于大型车辆而言更是增设了下视镜等。但是上述的前车雷达只能提供车辆前方的感应提醒,无法对于车辆侧面的视野盲区提供识别帮助,而下视镜只能应用于大型车辆,对于家用的小汽车而言,其后视镜的安装空间有限,显然无法通过增加下视镜来解决视野盲区的问题。故此,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车辆侧面的视野盲区采用较多的仍然是在后视镜上粘附小圆镜。而通过增设小圆镜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对于车辆侧面的观察视野,但是由于小圆镜的尺寸较小,其增加的视野范围有限,因此车辆侧面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的视野盲区。另外粘附在后视镜镜面上的小圆镜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脱落,例如雨水冲刷,洗车过程中与清洗剂接触,以及受到阳光的暴晒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其在不增加小圆镜的基础上即可使得后视镜的观察视野广,对于车辆侧面的视野盲区小。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配合有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位于开口所在位置安装有玻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组件包括多边形的主玻璃板和至少一个侧玻璃板,所述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上对应的侧边相邻设置,且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杆和用于带动驱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主玻璃板的背面固定,且驱动杆的轴线垂直于主玻璃板的背面,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杆带动主玻璃板沿自身厚度方向移动,所述侧玻璃板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侧玻璃板远离主玻璃板的一端沿主玻璃板的厚度方向随同步移动限位机构。通过设置侧玻璃板可以使得侧玻璃板提供不同的视野角度,从而大大缩小单一平面的主玻璃板反射观察的视野盲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滑块和滑轨,滑轨固定安装于侧玻璃板的背面,所述滑块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通过铰接座铰接,滑块的另一端与滑轨滑动配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以通过主玻璃板的移动即可调节全部的侧玻璃板的倾斜角度,因此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主玻璃板为四边形,所述侧玻璃板为四块,四块侧玻璃板沿主玻璃板的周向依序设置,且各侧玻璃板与主玻璃板上相对应的侧边均通过一弹性胶条连接,各弹性胶条首尾相连形成一环形的弹性胶圈,任意相邻两个侧玻璃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弹性体。通过设置四块侧玻璃板可以扩展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观察视野,真正意义上做到无死角观察,同时通过是设置弹性胶圈和弹性体可以使得玻璃板之间的间隙得到很好的密封,同时又不影响玻璃板之间的角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来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来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