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4547.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波;吕海泉;张建军;程静;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05602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出式小 直径 伽马能谱 测井 探头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核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其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探测器与密封座上堵头安装在一体化探头外壳内,在一体化探测器与密封座上堵头上下方的一体化探头外壳的内壁处,各设有一组铣刀槽,两组铣刀槽之间设有贯通准直的过线圆孔;过线圆孔内安装有高温信号电缆,高温信号电缆的一端焊接到上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另一端焊接到下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一体化探测器的信号引出线经密封座上堵头后焊接到上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本发明结构优化合理,在有限的小直径仪器空间内,容纳最大限度的闪烁体体积,直接提高了仪器的探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能源领域不断变化,石油勘探和随钻随采逐渐向小井眼方向发展,仪器一体化和小型化程度加剧。钻测井的井筒尺寸限制,迫使仪器外径逐渐缩小,由此造成能谱测井仪器核心器件尺寸削减,直接损失了仪器探测效率,牺牲了系统的测量精度。
现有大直径能谱测井仪器的内部空间已经非常狭小紧凑,因探测器潮解密封、仪器贯通过线等固有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改动。泵出式的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无法参照类似结构,技术突破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它包括:一体化探测器、密封座上堵头、探头上端头、上端固定螺旋环、上端航空插座、下端航空插座以及一体化探头外壳;
探头上端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到一体化探头外壳上开口处;
一体化探测器与密封座上堵头安装在一体化探头外壳内,在一体化探测器与密封座上堵头上下方的一体化探头外壳的内壁处,各设有一组铣刀槽,两组铣刀槽之间设有贯通准直的过线圆孔;
上端航空插座安装在探头上端头内,并由键销固定;
上端固定螺旋环套结在探头上端头外壁,并通过上端卡环定位;
下端航空插座安装在一体化探头外壳下开口内,并由下端卡环定位;
过线圆孔内安装有高温信号电缆,高温信号电缆的一端焊接到上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另一端焊接到下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
一体化探测器的信号引出线经密封座上堵头后焊接到上端航空插座的针孔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直接在一体化探头外壳的筒壁上开凿两组贯通过线准直圆孔,完成贯通线的过线功能,结构优化合理,在有限的小直径仪器空间内,容纳最大限度的闪烁体体积,直接提高了仪器的探测效率;同时,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机械抗压性能,满足核测井仪器测井深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其中:1-一体化探测器;2-密封插座上堵头;3-探头上端头;4-上端固定螺纹环,5-上端卡环;6-上端航空插座;7-键销;8-下端航空插头;9-下端卡环;10-一体化探头外壳;11-过线圆孔;12-高温信号电缆;13-信号引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该结构采用壳体贯通过线准直圆孔形式,替换了内部封壳和芯架包装壳,最大限度容纳晶体,从源头上提高了仪器整体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一种泵出式小直径伽马能谱测井仪探头过线结构,它包括:一体化探测器1、密封座上堵头2、探头上端头3、上端固定螺旋环4、上端航空插座6、下端航空插座8以及一体化探头外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层监测的完井方法
- 下一篇:油井小段流量检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