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防岩爆加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784.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增财;张文韬;李恒;王旭;王科;段薛鹏;黄志强;马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48;E02D5/72;E02D5/56;E02D13/10;E02D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爆 加固系统 钢管桩 方便施工 固定剪刀 前端设置 施工设备 微波利用 微波照射 有效预防 可调节 微波能 钢片 剑尖 销接 施工 岩石 节约 | ||
一种水下防岩爆加固系统,包括钢管桩(1),其特征在于:在钢管桩(1)的前端设置有“剑尖”状钢片(2);其方便施工,其采用销接的方式固定剪刀撑的另一侧,使其在可调节范围内自由移动,节约成本,便于施工并在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上有所突破,采用微波利用微波能有效预防岩爆,通过微波照射辅助降低岩石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防岩爆加固系统,主要适用于水下开挖的存在强岩爆、极强岩爆风险的水利水电、交通和矿山等工程中。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交通和矿山等工程开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极强或强岩爆风险。当岩体内积聚的高应变能突然释放时,导致强烈的围岩破坏将对现场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但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效果可知,除了应力解除爆破法以外,其它施工措施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目前建筑工地使用的支撑架,对设置水平剪刀撑比较随意,有的不设置,设置的也无法确定临界荷载增加值,没有搭设结构增加水平剪刀撑后与临界荷载的对应关系,现场凭经验搭设,一方面,造成材料浪费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造成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目前钢管桩施工时,焊接剪刀撑的方法大多采用将钢管桩固定后,进行水下焊接,施工难度大幅提升,不利于施工操作,增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浪费时间,耽误工期。
钢管桩因其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基坑围护及桩基工程领域均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各种形式的钢板桩在工程应用领域中由来已久,但在工程
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破岩能力受阻,钢管桩在用振动锤振设初期便出现无法入岩,上下大幅度跳动和回弹的反应,以及桩身突然倾斜、偏位等现象,严重影响钢管桩正常施工。如果采用振动法进行插拔施工,在插拔施工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振动,虽然可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等措施减小振动的影响,但仍不能完全消除,如果采用静力法压桩,可能导致桩与桩之间的锁扣连接破坏,且压桩力较大,有一些桩塞效应。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防岩爆加固系统,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防岩爆加固系统,包括钢管桩(1),其特征在于:在钢管桩(1) 的前端设置有“剑尖”状钢片(2);在钢管桩(1)的侧壁设置有能张开角度的剪刀撑支板(3),剪刀撑支板(3)的一端与钢管桩(1)活动连接,另一端能够张开,使得剪刀撑支板(3)与钢管桩(1)形成V形的剪刀口形状。
在钢管桩(1)侧壁设置有剪刀撑(9),剪刀撑支板(3)的一端通过销接螺栓(4)与剪刀撑(9)连接,使用时剪刀撑支板(3)与该销接螺栓(4) 为轴旋转并与钢管桩(1)形成V形的剪刀口形状。
剪刀撑支板(3)与钢管桩(1)形成的角度范围在0°~90°。
“剑尖”状钢片(2)为15cm×25cm“剑尖”状的25mm厚45号钢板,其中向“剑尖”方向沿钢管桩(1)的轴向向前眼神,“剑尖”的长度为 25cm。
在钢管桩(1)的侧壁设置有可拆卸微波致裂装置,该可拆卸微波致裂装置包括微波源(5)、藕合器及检波器(6)、调配器(7)和微波发射器(8);微波源的输出口通过矩形波导依次连接藕合器及检波器、调配器和传输电缆,传输电缆的末端连接微波发射器。
钢管桩(1)采用螺旋管。
利用上述的一种水下防岩爆加固系统所实施的水下防岩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将履带式打桩机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场地,用伸缩式履带的打桩机,应将履带扩张后安装;履带扩张应在无配重情况下进行;安装桩锤时,桩锤底部冲击块与桩帽之间应有一定厚度的缓冲垫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