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3600.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朝发;王玉杰;郭明璞;陈春辉;高威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il 支柱 绝缘子 试验 装配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包括供待试验的支柱绝缘子装入的工装筒体,工装筒体上设有接地结构和用于固定支柱绝缘子上的支腿嵌件并与支腿嵌件导电连接的支腿连接结构;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分别扣设在支柱绝缘子上支撑筒嵌件轴向两端的转接电极,转接电极上设有与相邻支柱绝缘子上的转接电极相适配的导电连接结构。试验时将转接电极安装到支柱绝缘子上,再将支柱绝缘子安装到工装筒体中,各支柱绝缘子通过转接电极上适配的连接结构导电连接,工装筒体接地,转接电极连接实验装置的高压端连接,之后可进行工频耐压试验。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一次装配能够测试两个以上的支柱绝缘子,试验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领域中的一种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GXL5-1100kV固定/滑动三支柱绝缘子因支撑作用好,用料节省,在百万伏GXL中得到大量的应用,是GIL的核心绝缘件;在1100kV供电系统中,其主要作用是对导电杆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然而其绝缘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公告号为CN205384910、公告日为2016.07.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气体绝缘母线用三支柱绝缘子,包括用于与导电杆插装连接的基体和等间隔地设置在基体上的三个绝缘支柱,基体内同轴设有支撑筒嵌件,绝缘支柱的端部设有支腿嵌件;通过更换支腿嵌件,可改变三支柱绝缘子的种类,即固定式支柱绝缘子或滑动式支柱绝缘子。三支柱绝缘子出厂前需要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并准确测量其局部放电量;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使用试验用装配工装,现有试验用装配工装为单个测试,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效率较高的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的方案1是:GIL支柱绝缘子试验用装配工装,包括供待试验的支柱绝缘子装入的工装筒体,工装筒体上设有接地结构和用于固定支柱绝缘子上的支腿嵌件并与支腿嵌件导电连接的支腿连接结构;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分别扣设在支柱绝缘子上支撑筒嵌件轴向两端的转接电极,转接电极上设有与相邻支柱绝缘子上的转接电极相适配的导电连接结构。
方案2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支撑筒嵌件中并轴向连接两所述转接电极的导电拉杆。
方案3是,根据方案2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导电拉杆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对应转接电极,导电拉杆的一端设有供相邻柱绝缘子上导电拉杆的对应端插入的插孔。
方案4是,根据方案3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转接电极上于所述导电杆的外围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具有供螺母安装的小径部和直径与所述导电杆的外径相适配的大径部。
方案5是,根据方案4所述的装配工装,装配工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拉杆上的插孔中的供相邻支柱绝缘子上的导电拉杆连接的弹簧。
方案6是,根据方案2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转接电极上设有用于扣设到所述支撑筒嵌件轴向端部的凹槽。
方案7是,根据方案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连接试验装置的高压端与所述转接电极的导电杆。
方案8是,根据方案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工装筒体由两个以上沿其轴向并列设置且可拆连接的筒体单元形成。
方案9是,根据方案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工装筒体上设有两个以上绕其轴线间隔设置的定位孔,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定位孔中的支腿连接块,支腿连接块具有用于插入定位孔中的插入部和设置在插入部分端部的用于与工装筒体的外壁挡止配合的凸缘,插入部具有供连接螺栓安装的中心孔,支腿连接块和连接螺栓形成所述支腿连接结构。
方案10是,根据方案9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支腿连接部分还具有用于插入支柱绝缘子上的对应支腿嵌件的凹腔中的插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力可调的多自由度柔性微夹持器
- 下一篇:汽车配件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