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韧、抗污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35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虞明东;张仁华;牛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7/06;C09D133/00;C09D5/16;C09D7/63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5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污 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 柔韧 氟改性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单体 丙烯酸酯树脂 涂料组合物 柔韧性 光引发剂 重量份数 综合性能 卷曲 低聚物 可弯折 流平剂 基材 耐磨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韧、抗污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丙烯酸酯树脂30~80份,氟改性丙烯酸酯低聚物5~15份,丙烯酸酯单体10~25份,光引发剂5~9份,流平剂0.05~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柔韧性更高;兼具一定的硬度、耐磨,且含有抗污效果;适用于可弯折、卷曲基材,综合性能优异,适用性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光固化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韧、抗污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固化涂料发展迅速,由于固化后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划伤、高硬度、丰满度好等优点,并且因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经济等优势,目前在建筑、体育用品、电子通讯、包装材料和汽车部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常规的紫外光固化涂层一味追求高硬度、高抗刮等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弯曲裂纹、开裂、甚至断裂的情况、而且易被指纹,皮肤油脂等污染,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的美观、防护等相关性能,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近年来,手机、电脑、家电等产品的开发日趋迅速,产品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生产技术也是不断更新,如在IMD(模内装饰技术)、IML(模内镶件注塑)等技术中,材料和产品的有一定的曲面、弧度,同时一些柔软基材,如超薄膜材、软质皮革等,对紫外光固化涂层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硬度、高光、耐刮、耐磨等性能,而且还要具有可弯折、卷曲、抗污的功能性,进而相关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产品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
公开号为CN 103013208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溶性UV固化含氟丙烯酸酯涂料,该申请中以水溶性含氟丙烯酸酯树脂与助剂共混制得可UV固化的水性涂料,所制备的树脂提高了涂膜的耐水耐溶剂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热及机械性能。但该专利中制备的水性UV涂料需要添加成膜助剂丙二醇丁醚等溶剂,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于常规手机、电脑、家电产品所用的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结晶或半结晶高分子材料,水性UV涂料含有大量水,对其附着力存在问题,而且其含有的大量的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挥发,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韧、抗污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涂料组合物具有一定的硬度、高光、耐刮、耐磨等性能,而且还具有可弯折、卷曲、抗污的功能性;适用于可弯折、卷曲基材,综合性能优异,适用性更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韧、抗污紫外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树脂选自聚酯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伸长率为100~1500%,官能度为2~6的丙烯酸酯树脂。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丙烯酸酯低聚物。如长兴公司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6120F-80、6145;双键公司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900、5222;沙多玛公司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66J75NS、CN975NS。如丙烯酸酯树脂的伸长率低于100%,则最终得到的产品伸长率很低,柔韧性欠佳,无法满足在PET、PC、PMMA等的手机、电脑、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如丙烯酸酯树脂的伸长率高于1500%,则最终得到的产品硬度太低,甚至无法成型。
优选地,所述氟改性丙烯酸酯低聚物为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氟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氟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含氟纯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氟改性丙烯酸酯低聚物具有极低的表面能,抗污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参加交联反应,抗污效果持久,多次摩擦后仍具抗污能力。而含氟抗污助剂无法参与参加反应,故存在助剂迁移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