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3124.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平;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光泵 数据储存模块 冗余储存 水域 光电检测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 终端控制模块 磁共振 磁场信息 工作效率 光学模块 储存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所述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抽运光生成模块、第一光学模块、磁共振模块、光电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终端控制模块、至少两个数据储存模块、至少一个冗余储存模块。所述终端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抽运光生成模块、所述磁共振模块、所述光电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冗余储存模块、所述数据储存模块连接。所述冗余储存模块和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保证了磁场信息储存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所述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
背景技术
二战期间,日本在我国领土上遗弃了大量的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日遗化武”),历史资料表明,日本曾经在我国19个省市自治区使用过化武,随着生产活动的增加,日遗化武发现点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目前在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7个省市100多个地点已经发现日遗化武。日遗化武不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而且埋藏点情况各异,居民区、林区、田地、隧道、江河里都发现了日遗化武。日遗化武又具有体积小、质量少的特点。所以日遗化武探测情况复杂,困难。为彻底销毁日遗化武,净化国土,保护环境,维护我国公民人身安全,提供安全、准确、可靠、高效的日遗化武探测技术非常必要。
日遗化武具有铁质金属外壳,是铁磁性物体,在地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局部区域内产生磁异常,用磁力仪进行观测,就能发现磁异常的范围和强度情况,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反演解释,即可推测得到日遗化武的埋藏位置、大小等参数。然而,经过多年的掩埋,日遗化武往往锈蚀严重,其外壳不再以铁为主要物质,取而代之的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而且水下环境相比陆地环境更为复杂,水下能见度、电磁衰减、水流、压差四个要素决定了水下工作难度大。而且水域日遗化武检测监测工程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在线持续存储,数据存储设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冗余设备必须实现在线转录。而且水域日遗化物分布广、数量多,水下环境更加复杂,因此数据储存设备容易损坏,并且储存容量有限,这都影响了探测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探测装置储存容量有限,容易损坏而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
一种面向水域日遗化武的专用铯光泵探测器,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包括:
抽运光生成模块,用于输出近红外光;
第一光学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红外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磁共振模块,用于产生射频磁场,包括铯单质,所述磁共振模块用于在被测磁场、所述射频磁场和所述圆偏振光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铯单质产生光磁共振以输出调制近红外信号;
光电检测模块,用以接收所述调制近红外信号,并将所述调制近红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光电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以通过所述电信号计算所述被测磁场的强度;
终端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抽运光生成模块所述磁共振模块、所述光电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
至少两个数据储存模块,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连接,用以储存相同的所述被测磁场的强度数据;
至少一个冗余储存模块,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冗余电源模块,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层壳体内,所述内层壳体和所述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内层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