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设备的Wi-Fi配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2384.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伟;刘丰;杨睿毅;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W48/16;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3153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网 配网设备 智能设备 数据包 目标智能设备 目标网络 配网系统 无线访问接入点 电通信技术 申请 解析 扫描 发送 失败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的Wi‑Fi配网系统,涉及电通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网失败率高的问题而发明。该系统主要包括辅助配网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所述辅助配网设备获取第一配网信息,所述第一配网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网络的名称和密码;所述辅助配网设备开启无线访问接入点AP模式,并以Beacon帧方式发送第一配网数据包,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配网信息;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扫描并获取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解析并根据所述第一配网信息连入所述第一目标网络。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智能设备配网的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Wi-Fi配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的智能设备得到快速发展。对于具有交互功能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键盘或触摸屏直接输入网络信息以完成配网功能,但是对于不具有交互功能的设备,如智能插座,配网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包括一键配网模式和SoftAP模式。其中,一键配网技术包括:辅助配网设备根据网络信息编码数据包未加密字段,网络信息编码数据包携带有效配网信息,生成配网数据包;待入网设备开启混杂模式,轮询信道并空中抓包分析数据包是否为配网数据包,若有效则锁定信道抓取数据包,并解析配网数据,配网数据校验通过后待入网设备切换模式,根据解析到的配网信息联网,完成配网流程。其中,SoftAP配网模式包括:待入网设备开启热点,辅助配网设备连接该热点并将配网信息直接点对点发送给待入网设备,待入网设备获取配网信息后切换模式,联入网络,完成配网流程。该方案配网主要应用是在一键配网失败的时候,后备完成配网流程。
对于一键配网模式中的空中抓包,一方面容易受到干扰,另一方面由于辅助配网设备的发包规律不同,导致容易出现丢包,一旦丢包会导致配网失败。对于SoftAP模式中点与点连接方式无法满足同时配置多个待入网设备的需求,手动切换辅助配网设备热点,操作繁琐,且容易因误操作导致配网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Wi-Fi配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网失败率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Wi-Fi配网系统,该系统包括辅助配网设备和目标智能设备;所述辅助配网设备获取第一配网信息,所述第一配网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网络的名称和密码;所述辅助配网设备开启无线访问接入点AP模式,并以Beacon帧方式发送第一配网数据包,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配网信息;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扫描并获取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解析并根据所述第一配网信息连入所述第一目标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配网设备开启无线访问接入点AP模式,并以Beacon帧方式发送第一配网数据包之前,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辅助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网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配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网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包括:所述辅助配网设备按照预置加密算法,更新所述第一配网信息;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一配网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网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包括:所述辅助配网设备按照预置字段长度,将所述第一配网信息拆分成至少一个第一配网数据段;所述辅助配网设备依次为所述第一配网数据段添加索引标识,所述索引标识包括所述第一配网数据段的位置编号和所述第一配网数据段的总段数;所述辅助配网设备根据预置编码格式,编辑所述第一配网数据段的第一配网数据包,所述第一配网数据包包括包头、索引标识、配网数据段和校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2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