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评估方法及行车记录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1315.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念;汪壮雄;彭晓明;李利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声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6K9/62;G01D21/0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记录仪 环境信息 危险评估 噪声 传感器数据处理 传统传感器 电磁干扰 电子器件 供电不稳 人为干扰 数据处理 准确率 误报 磨损 采集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危险评估方法及行车记录仪,解决了由于电磁干扰、电子器件的使用磨损、供电不稳等因素的影响,所采集的环境信息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噪声,现有的传统传感器数据处理的方法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针对环境信息可能存在的噪声、人为干扰的因素,目前的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可能出现误报错报的情况,导致了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危险评估方法及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不断提高。据2017年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66.67%,并且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虽然汽车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在汽车停车后,由于车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再加上空调、抽风机等设备停止运转,车内空气并不流通,在高温的条件下、可能导致车内温度过高、车内氧气供应不足、有害气体在车内不断积累,因此会出现一系列儿童滞留车内所导致的人为惨案。例如2015年上海一名男子外出办事时,将19个月大的女儿锁在车内数小时,导致孩子昏迷不醒,最终不幸身亡;2015年东沂水县一名3岁女童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近10个小时,最终不幸身亡。一起又一起儿童滞留车内伤亡事件是完全不该发生但是偏偏又不断在重演的悲剧。
在过去,如果发生了儿童长时间滞留车内的事故、通常都是由路人或者家长发现,但是由于车窗的透光率较低、车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因此儿童的哭叫声很难从车内传出,因此,此类事故还存在隐蔽性,较难被人们察觉,可能使受害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目前,我国汽车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针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危害车内人员安全的交通事故而进行保护,而针对汽车驻停后车内人员安全的保护机制目前尚未配备,这也成为了汽车安全的又一隐患,尤其是对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缺乏自救意识的儿童。因此研发一种车内滞留儿童危险评估安全保障的行车记录仪是防止儿童长时间在车内滞留,解决因长时间滞留车内导致儿童致死致伤的问题,为车内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已有的应用于车内滞留儿童监测报警的方案主要有:
(1)基于车窗打开驱动装置的方法(车内滞留儿童安全防护系统,专利号:CN201610510600.1):该系统包括车载计算机、用于驱动车窗打开的车窗驱动装置和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滞留人体热源的红外传感器。当检测到滞留人员时,车载计算机控制车窗驱动装置驱动车窗打开预设的宽度,实现汽车内部的通风换气和降温,防止车内滞留人员发生意外。
(2)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方法(车内滞留儿童安全防护系统,专利号:CN201510459711.X):该系统嵌入式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系统由车内信息采集单元、主控单元、车内环境信息提醒及报警单元、GPS定位装置以及用户设备组成。系统利用传感器读取当前车内环境信息,当车内任一项环境指标浓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提醒值或危险值时,对用户发出警报,从而防止车内滞留儿童时间的发生。
(3)基于机器视觉的方法(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车内报警系统,专利号:CN201521053822.2):系统包括安装在车内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存在的CCD摄像机,以及安装在车外用于检测是否已经达到安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利用机器视觉的方法判断车内是否还有乘客滞留,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车内温度,得出是否处于危险状况,从而防止车内滞留儿童时间的发生。
(4)基于感知座椅压力的方法(车内滞留乘员状态识别及险态控制系统,专利号:CN201510779628.0):系统主要包括:在车辆处于停止时,获取车辆内部状态信息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监测座椅压力参数的无源压力传感器模块,该模块用以根据座椅上的压力,判定是可能存在滞留的人员,从而防止车内滞留儿童事件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测生产设备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分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子狗行车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