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9934.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宗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结构 爬坡 车架大梁 动感单车 主动齿轮 飞轮 底部基座 前叉杆 传动齿轮 防滑支脚 连接螺栓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使用寿命 阻力控制 上端 安全罩 螺纹套 摩擦垫 限位块 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包括底部基座、前叉杆、主动齿轮和内置螺纹套,所述底部基座的下方安装有防滑支脚,所述前叉杆的中部安装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前端安装有车架大梁,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设置有主轴,所述车架大梁的右侧设置有安全罩,所述车架大梁的上端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限位块的下方安装有摩擦垫。该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与现有的普通爬坡感机械结构相比,增加结构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大大延长了该结构的使用寿命,间接的降低了使用成本,并且使用的过程更加快捷方便有效,在使用其结构进行阻力控制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感单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在纯粹的生活之余越来越注重对身体的保护和锻炼,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健身房打造自己的身体,健身房中包含有各种运动器材以适用于各种不同需要的人群,其中就包括很多喜欢的动感单车运动。
动感单车依靠前端飞轮的配重旋转,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要对飞轮进行调节,得到不同的骑行难度,普通的爬坡感调节结构较为简单,仅仅依靠刹车片对其进行阻力大小的控制,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在减速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爬坡感机械结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爬坡感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仅仅依靠刹车片对其进行阻力大小的控制,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在减速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感单车爬坡感调节的机械结构,包括底部基座、前叉杆、主动齿轮和内置螺纹套,所述底部基座的下方安装有防滑支脚,且底部基座的上方前端设置有底梁,所述前叉杆的中部安装有飞轮,且前叉杆位于底部基座的上方,所述飞轮的前端安装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左侧连接有链条,所述主动齿轮的前端安装有车架大梁,且主动齿轮位于链条的左端,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设置有主轴,且主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坐杆,所述车架大梁的右侧设置有安全罩,且安全罩的右端安装有连接铆钉,所述车架大梁的上端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且连接螺栓的右侧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安装有摩擦垫,且限位块的右端上方设置有固定轴承,所述内置螺纹套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且内置螺纹套位于固定轴承的上方,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有调节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部基座设置有两个,且底部基座之间关于底梁的中心线对称,而且底部基座的下端表面与防滑支脚之间为固定连接,同时底部基座之间通过底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轮与传动齿轮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传动齿轮相连接,同时飞轮通过连接铆钉与前叉杆的中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架大梁与前叉杆之间的夹角为63°,且车架大梁的上端与前叉杆的上端之间为焊接连接,同时车架大梁的下端与左侧的底部基座之间夹角为45°,前叉杆的下端与右侧的底部基座之间夹角为72°。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左端通过连接螺栓与车架大梁的中部相连接,且摩擦垫通过限位块和连接螺栓之间的配合构成旋转结构,同时摩擦垫的圆弧半径与飞轮的圆弧半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内置螺纹套的内部结构尺寸大小与螺纹杆的外部结构尺寸大小相吻合,且螺纹杆的下端与固定轴承之间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内置螺纹套与车架大梁的上端表面支架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宗,未经马晓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