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299.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九龙;张佳;杜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点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抬头显示系统 显示器 远红外光 光波导 导波 多层光学薄膜 反射太阳光 光学薄膜 透光性能 输出 光波 输出面 输入面 太阳光 有效地 自燃 波导 反射 吸收 照射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用于引导显示器发出的光波的光波导,光波导包括一导波片,导波片具有一输出面和一输入面,输出面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或反射远红外光的多层光学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通过在波导片的输出面上设置光学薄膜,以吸收或反射太阳光中能量较高的远红外光,既保证了抬头显示系统的透光性能,又能够有效地避免显示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被灼伤或自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是一种新型车载显示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增强显示技术,可以直接让信息叠加到驾驶员所看到的真实场景中,让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传统的座舱显示通常可以理解为下显示器,包括中控台、仪表盘等。这些显示器都需要让驾驶员低头并注视在显示器上才能看清信息。抬头显示器作为一种无需改变头部姿势的同时,可以给驾驶员传递信息。已有的一种挡风玻璃反射式波导型抬头显示系统可以提供大口径的出射窗,从而使驾驶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的同时看清显示的信息。由于抬头显示系统直接安放在汽车挡风玻璃下,出口直接面对天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大概率让太阳光直射抬头显示系统。越大的出射窗接收的太阳光越多。此时太阳光线经过投影镜头汇聚到显示器上,容易使显示器表面灼伤失效,如果长期暴露在强烈太阳光下,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自燃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抬头显示系统在太阳光照射下存在损坏显示器的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用于引导所述显示器发出的光波的光波导,所述光波导包括一导波片,所述导波片具有一输出面和一输入面,所述输出面上设置有用于吸收或反射远红外光的多层光学薄膜。
进一步地,多层所述光学薄膜均为纳米级光学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面上设置有所述光学薄膜的层数范围是10至30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波导还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反射镜;所述第一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显示器之间,所述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导波片与所述第二镜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为平面镜,所述反射镜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镜片的中轴线呈45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皆为凸透镜,所述第一镜片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镜片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导波片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镜片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波片的所述输入面设置有多层所述光学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具有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层所述光学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二镜片均具有一球面和一平面,各所述球面上设置有多层所述光学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波片为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导波片的直径为340mm-360mm。
本发明提供的车载抬头显示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通过在波导片的输出面上设置光学薄膜,以吸收或反射太阳光中能量较高的远红外光,既保证了抬头显示系统的透光性能,又能够有效地避免显示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被灼伤或自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抬头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点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点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