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式树木根系供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736.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娜;王琛;邢萌萌;郭湾;郭妍;张珊;柯春菲;李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9/28;A01G24/40;A01G24/46;A01G27/06;A01G27/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孔默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风林绿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木 根系 供水系统 | ||
一种自吸式树木根系供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和树木供水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单元通过雨水收集管与所述树木供水单元相连;所述雨水收集单元为集水沟,所述雨水收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雨水收集管;所述树木供水单元包括储水池和吸水装置,所述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储水池连接,所述雨水收集管与所述储水池连接的位置不高于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底部设置的所述雨水收集管的高度,所述吸水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吸水装置的另一端位于树木根系附近。由于该供水系统结合了雨水收集系统,在雨季可自动收集净化雨水并储存在储水池中,供树木自动缓慢吸收,节约了人工灌溉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的自吸式树木根系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园林养护管理中,树木的供水方式多为地面灌溉,水分流失及蒸发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且浇水量难以控制到正好满足树木需要的程度,浇水量太大使树木受淹,浇水量小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向地表集中、根系变浅。常用的喷灌系统多用于草坪和地被植物的水分补充,对大树不太适用,而经常人工浇水又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吸式树木根系供水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吸式树木根系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单元和树木供水单元,所述雨水收集单元通过管道与所述树木供水单元相连;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包括集水沟,所述雨水收集单元的底部设置有雨水收集管,所述雨水收集管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树木供水单元包括储水池和吸水装置,所述管道与所述储水池连接,所述吸水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水池内,所述吸水装置的另一端位于树木根系附近。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与所述储水池连接的位置不高于所述雨水收集单元底部设置的所述雨水收集管或管道的高度。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单元自上而下包括种植土层、碎石层、竹炭层和卵石层,所述雨水收集管位于所述卵石层下部,在所述雨水收集管下部还设置有防渗层。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卵石层的厚度为30-60cm、所述竹炭层的厚度为5-15cm、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5-15cm、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30-40cm。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单元的顶面成凹型。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吸水装置为吸水棒,所述吸水棒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水池的底部,所述吸水棒与地面呈30-60°夹角。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吸水装置为聚乙烯醇海绵或陶瓷棒等多孔结构材料。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还包括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池连接,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注水装置的接口。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内部还设置水位检测仪。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单元下底面高于所述储水池上顶面的垂直距离为0-20cm,所述雨水收集单元与所述储水池的水平距离为100-200cm。
如前所述,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的顶板位于地面以下100-1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锈润滑油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材短距离切割的导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