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塔用高效低阻力增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244.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虎;刘茂省;张相;张壁;刘晓燕;杨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邓世凤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高效 阻力 增效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脱硫塔用高效低阻力增效装置,至少设有一层扰流列,所述扰流列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待脱硫的烟气入口,并安装在所述喷淋层喷淋区域;所述扰流列包括若干扰流件,朝向脱硫浆液喷淋方向的截面为半圆拱,所述半圆拱设有烟气与脱硫浆液均可穿过的通孔,所述扰流件截面为半圆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脱硫增效装置,在保证运行低阻力的情况下能防止浆液溅射,在增效装置表面有效的形成液膜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阻力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燃煤发电大国,燃煤电厂产生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近些年来国家对物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国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从2015年开始实施,大部分的电厂面临着更严苛的环保要求,且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要求电厂达到近零排放。目前我国的燃煤电厂应用较多的SO2处理技术是湿法脱硫,主要以石灰石—石膏的方法为主。尽管钙基湿法脱硫效果显著,然而在工业应用中考虑到能耗、塔壁冲刷等因素限制,SO2的脱除率一般控制在95%左右,随着环保要求的加剧,该设计方案以无法满足国家对SO2超低排标准(35mg/m3)的要求,因此大部分电厂均面临对已有脱硫装置进行提效或升级改造的需求。
目前提高湿法脱硫效率有不同的技术:一、在脱硫浆液中添加特定的化学药剂,提高脱硫浆液对SO2的吸收速率,从而实现达标排放。但此类技术的应用会影响脱硫石膏品质,同时造成废水中离子浓度升高,脱硫水耗量增加等问题,因此应用较少。二、在脱硫塔中增加喷淋层,提高汽液比实现达标排放。该技术在新建湿法脱硫塔中应用较多。对于老塔改造过程中,则存在原塔加高,循环泵选型提高等问题,适用性较差。三、在脱硫塔内部增加强化流动的增效装置,提高浆液与烟气接触时间,这些技术增加气液接触面积,有效增加了SO2向液相的传质,同时也不会带来其他副作用。
增效装置类型也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分为托盘技术、旋汇耦合技术和扰流管栅技术。托盘技术类型增效装置使用的最早,相关的技术也很多,如授权公开号为CN105233632B的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塔内增强烟气流动均匀性的结构和方法”及专利号为CN106334433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脱硫吸收塔用托盘装置及脱硫吸收塔”均采用托盘技术提高脱硫效率。托盘技术主要原理为在托盘上形成一层液膜,烟气穿透液膜从而提高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而托盘技术主要缺点为运行时阻力较大,且容易造成堵塞,维护工作量较大。
目前扰流管栅技术也使用较多,如专利号为CN105498510A公开的“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和CN105879645A公开的“一种提高脱硫效率的湍流管栅塔”均采用此类技术。扰流管栅技术类型增效装置运行的阻力小一些,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不如托盘技术。通过实际工程中的观察发现,是由于喷淋浆液与管栅类增效装置接触后溶液发生溅射,不易形成稳定的液膜,不利于脱硫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脱硫增效装置,在保证运行低阻力的情况下能防止浆液溅射,在增效装置表面有效的形成液膜层。
本发明的一种脱硫塔用高效低阻力增效装置,至少设有一层扰流列,所述扰流列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待脱硫的烟气入口,并安装在所述喷淋层喷淋区域;
所述扰流列包括若干扰流件,朝向脱硫浆液喷淋方向的截面为半圆拱,所述半圆拱设有烟气与脱硫浆液均可穿过的通孔,所述扰流件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方案为,同一扰流列上的所述扰流件均匀分布;
或,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扰流件上。
优选方案为,所述扰流件的半圆形的截面的直径为D,所述同一扰流列上的相邻两个扰流件的间隙为S,S数值为0.5~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