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将信道接入终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096.0 | 申请日: | 201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锡;金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4;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夏凯;穆德骏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局域网 中将 信道 接入 终端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将信道接入终端的方法,包括:将关联请求帧传输至接入点;由接入点接收关联响应帧,从而在终端和接入点之间建立关联,其中所述关联响应帧包括指示AID的信息;由接入点接收信标帧,所述信标帧包括TIM信息;将终端接入时隙的触发帧传输至接入点,所述时隙由TIM信息和AID确定;由接入点接收用于响应触发帧的ACK帧,所述ACK帧包括指示由终端开始的数据传输周期的信息。
本发明属于申请日为2013-06-11、申请号为201380031511.3、发明名称为“一种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道接入方法,更加特别地,涉及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非接入点型工作站(station)与接入点之间接入无线介质信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允许在家、在公司、或者在特定服务提供区域中利用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脑、或者移动多媒体播放器(PMP)的基于射频技术的移动终端无线接入互联网。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发展为IEEE(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协议。IEEE802.11a利用在5GHz上未注册带宽提供的最大物理数据速率为54Mbps。IEEE 802.11b通过在2.4GHz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提供的最大物理数据速率为11Mbps。IEEE802.11g通过在2.4GHz应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提供的最大物理数据速率为54Mbps。IEEE 802.11n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址(MIMO-OFDM)对2个空间流提供了300Mbps的物理数据速率。IEEE 802.11n支持信道带宽宽至40MHz,并且在此情形下提供600Mbps的数据速率。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扩展以及利用无线局域网的应用的多样化,对支持比IEEE802.11n支持的数据速率更高吞吐量的新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非常高吞吐量(VHT)无线局域网技术为支持1Gbps以上数据速率的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技术。综上,IEEE 802.11ac发展为在5GHz带宽中提供非常高吞吐量的协议,而IEEE802.11ad发展为在60GHz带宽内提供非常高吞吐量的协议。
在基于此类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系统中,以省电模式运行的非接入点型工作站传输省电轮询(PS-poll)帧至接入点,以便接收缓存在接入点中的数据。在此情形下,当多个省电轮询帧在同一时间传输时,在非接入点型工作站中出现信道接入竞争以及在省电轮询帧中出现冲突。相应地,由于直至数据被成功接收为止,非接入点型工作站必须持续保持在唤醒状态或者重复执行由于冲突导致未传输的省电轮询帧的重传,因此大量功率被消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标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终端中接入信道的方法,以便基于传输周期的调度信息接入信道。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接入点中接入信道的方法,以便基于传输周期的调度信息接入信道。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关联过程中为终端分配关联标识符(AID)的方法,以便基于传输周期的调度信息接入信道。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终端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在从接入点传输的信标中的业务指示映射(TIM)信息;基于TIM信息,确定为终端分配的信道接入时隙;在信道接入时隙中,将数据传输请求传输至接入点;以及从接入点接收与数据传输请求相应的数据传输时隙分配信息。
此处,基于包含在TIM信息中的终端AID的位置,终端可确定为终端分配的信道接入时隙。
此处,数据传输请求可以是省电轮询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帽公司,未经红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