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防堵塞排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6557.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勃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2300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动机构 雨水篦子 排水装置 防堵塞 进水孔 第一壳体 动力机构 排水效果 重力转换 长条形 下表面 雨水量 市政建设 树叶 排水 雨水 体内 堵塞 驱动 节约 覆盖 能源 | ||
1.一种道路防堵塞排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雨水篦子(1),所述雨水篦子(1)上开设有长条形的进水孔(11),所述雨水篦子(1)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内安装有拨动机构,所述拨动机构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壳体(41),所述第二壳体(41)左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壳体(41)右侧为曲面结构,所述第二壳体(41)的前后侧壁上均连接有转轴(44),所述第二壳体(41)又包括上壳体(42)和下壳体(43),所述上壳体(42)包括上外壳体(421)和上内壳体(422),所述上外壳体(421)和上内壳体(422)之间形成上壳体内腔(423),所述上内壳体(422)内侧形成上储水腔(424),所述下壳体(43)包括下外壳体(431)和下内壳体(432),所述下外壳体(431)和下内壳体(432)之间形成下壳体内腔(433),所述下内壳体(432)内侧形成下储水腔(434),所述上壳体内腔(423)和下壳体内腔(433)连通,所述下壳体内腔(433)内充有液体(411),所述上壳体(42)上端和下壳体(43)下端均连接有隔板(45),所述隔板(45)开设有矩形通孔(46),所述隔板(45)内侧开设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内安装有弹簧(47),所述弹簧(47)连接有挡板(48),所述挡板(48)中部开设有圆孔(49),所述上壳体(42)和下壳体(43)均连接有进水口(410),所述进水口(410)开口处连接有过滤网(412),所述第一壳体(2)上端的四个角上均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开设有安装孔(22),所述壳体(2)前后内壁上均连接有轴承套(23),所述轴承套(23)上方设置有第一滑槽(24),所述壳体(2)内壁设置有储水槽(25),所述储水槽(25)底部开设有出水孔(26),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转轴(44)与轴承套(23)之间的轴承(31),所述转轴(44)通过轴承(31)与第一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轴承(31)内侧安装有齿轮(32),所述齿轮(32)连接在转轴(44)上,所述齿轮(32)与齿条(33)啮合,所述齿条(33)外侧设置有两个滑块(34),所述滑块(34)安装在第一滑槽(24)内,所述滑块(34)与第一滑槽(24)滑动连接,所述齿条(33)内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架(36),所述支架(36)下端连接有浮板(35),所述浮板(35)安装在储水槽(25)内,所述支架(36)上端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拨杆板(37),所述拨杆板(37)上连接有拨杆(38);
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储水,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从进水孔(11)进入,一部分雨水落在储水槽(25)内,一部分雨水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41)之间落入下水道内,还有一部分雨水落在上壳体(42)的过滤网(412)上,并经过过滤网(412)过滤掉较大杂质后进入进水口(410)内;
步骤二,上浮,由于降雨量较大,进入储水槽(25)的雨水量大于出水孔(26)的排水量,所以储水槽(25)内的雨水液面越来越高,两个浮板(35)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升,从而两个浮板(35)带动支架(36)、拨杆板(37)和拨杆(38)一起上升,使得拨杆(38)从进水孔(11)中伸出;
步骤三,转动,上壳体(42)的挡板(48)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弹簧(47)向下拉伸,使得挡板(48)与隔板(45)分离,进水口(410)内的雨水经过矩形通孔(46)后通过挡板(48)与隔板(45)之间的缝隙和圆孔(49)进入上储水腔(424)内,同时,下壳体(43)的挡板(48)在重力和下储水腔(434)内的雨水对挡板(48)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弹簧(47)向下压缩,使得挡板(48)与隔板(45)贴紧,下储水腔(434)内的雨水中从圆孔(49)排出,随着上储水腔(424)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多和下储水腔(434)内的雨水量逐渐减少,第二壳体(41)的重心逐渐上移,由于第二壳体(41)的左右结构不对称,第二壳体(41)的重心会逐渐右移,最终,第二壳体(41)的重心会移动到第二壳体(41)的重心中部偏右的位置,然后第二壳体(41)由于受到进水口(410)处的雨水的冲击力而以转轴(44)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液体(411)逐渐从下壳体内腔(433)内流入到上壳体内腔(423)内,从而为第二壳体(41)的转动持续提供动力,直到第二壳体(41)顺时针转动180°,液体(411)从下壳体内腔(433)内完全流入上壳体内腔(423)内,第二壳体(41)的重心下移到转轴(44)下方,第二壳体(41)停止转动;
步骤四,拨动,第二壳体(41)的转动带动齿轮(32)顺时针转动,齿轮(32)带动齿条(33)向右移动,齿条(33)带动支架(36)、拨杆板(37)和拨杆(38)一起向右移动,拨杆(38)的移动将堵塞在进水孔(11)上的杂质拨开,达到了防堵塞的效果;
步骤五,反向拨动,随着下储水腔(434)内的雨水量逐渐增多而上储水腔(424)内的雨水量逐渐减少,第二壳体(41)的重心逐渐向左上方移动,然后第二壳体(41)以转轴(44)为中心逆时针转动180°,第二壳体(41)恢复到初始位置,液体(411)从上壳体内腔(423)内流入下壳体内腔(433)内,第二壳体(41)的重心下移到转轴(44)下方,第二壳体(41)停止转动,同时第二壳体(41)的转动带动齿轮(32)逆时针转动,齿轮(32)带动齿条(33)向左移动,齿条(33)带动支架(36)、拨杆板(37)和拨杆(38)一起向左移动,拨杆(38)的移动将堵塞在进水孔(11)上的杂质拨开,达到了防堵塞的效果;
步骤六,复位,当降雨量减少时,进入储水槽(25)的雨水量小于出水孔(26)的排水量,储水槽(25)内的雨水液面越来越低,两个浮板(35)逐渐下降,从而两个浮板(35)带动支架(36)、拨杆板(37)和拨杆(38)一起下降,使得拨杆(38)从进水孔(11)中缩回,恢复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勃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勃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5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车库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洁且可持久防止地漏口堵塞的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