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147.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如;朱小兵;曹东强;李伟;刘昀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6;F25D2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腔 干燥室 冷藏室 冷藏风道 门体 出风口 冰箱 集风 冷气 储存 干燥物品 冷气输送 送风风道 一端设置 有效控制 闭合 储存量 可开启 蒸发器 侧壁 风道 冷藏 冷风 致冷 制冷 转盘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包括冷藏室、打开或关闭冷藏室的第一门体、以及向冷藏室提供冷风以实现冷藏室致冷的冷藏风道;冷藏风道具有冷藏风道集风段,冷藏风道集风段的一端设置有内部具有风腔的风道转盘,冷藏风道集风段连通至风腔以将经过蒸发器制冷的冷气导入风腔,风腔侧壁开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风腔出风口;第一门体于冷藏室一侧设置有供储存干燥物品的干燥室,冰箱还具有对接至第一风腔出风口以仅在第一风腔出风口开启时将风腔内的冷气输送至干燥室的干燥室送风风道;本发明所涉及冰箱可有效控制门体上的干燥室内部的冷气进入过程,能够有效降低对冷藏室冷藏储存量的影响,还能便于用户于在干燥室内部取拿被储存的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的普及,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冰箱除常规冷藏冷冻外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为了满足对一些喜干物品的储存需求,现有的一些冰箱专门设置有针对此类物品储存的干燥室。现有冰箱的干燥室一般直接由冷藏室内部具有一定密封措施的独立空间构成,其具体可采用抽屉等方式实现,使用时,将风道中除湿后的冷风一部分引该独立空间内即可实现物品的干燥储存。然现有技术中的冰箱干燥室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冷藏室制冷的同时将部分冷气输送至干燥室以实现干燥存储的功能,干燥室的冷气供应过程完全受冷藏室制冷过程控制,无法根据需求合理控制干燥室的冷气供应过程。
其次,现有的干燥室占用一部分冷藏室的常规储存空间,影响了冰箱冷藏储存量;此外,由于冰箱的构造原因,往往难以观察放置于干燥室较深位置处的物品,可能会出现物品被遗忘造成浪费的情况,而且现有干燥室内物品的取拿也不是很方便。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冰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包括具有冷藏室的箱体、枢转安装于所述箱体前侧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藏室的第一门体、以及向所述冷藏室提供冷风以实现所述冷藏室致冷的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具有冷藏风道集风段,所述冷藏风道集风段的一端设置有内部具有风腔的风道转盘,所述冷藏风道集风段连通至所述风腔以将经过蒸发器制冷的冷气导入所述风腔,所述风腔侧壁开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风腔出风口;所述第一门体于所述冷藏室一侧设置有供储存干燥物品的干燥室,所述冰箱还具有对接至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以仅在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开启时将所述风腔内的冷气输送至所述干燥室的干燥室送风风道。
进一步,所述冷藏风道还具有冷藏风道出风段,所述冷藏风道出风段连通所述风腔与所述冷藏室以供所述风腔内部的冷气进入所述冷藏室。
进一步,所述风道转盘具有中空以构成所述风腔的圆柱状内壳,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圆柱状内壳上,所述圆柱状内壳外部套设有可沿所述圆柱状内壳周向方向转动的圆柱状外壳;所述圆柱状外壳相对所述圆柱状内壳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及第二转动位置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一导通口;所述圆柱状外壳相对所述圆柱状内壳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通口连通以开启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所述圆柱状外壳相对所述圆柱状内壳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通口错开以闭合所述第一风腔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圆柱状内壳还开设有若干第二风腔出风口,所述圆柱状外壳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风腔出风口相对应的第二导通口;所述圆柱状外壳相对所述圆柱状内壳处于第一转动位置及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二风腔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导通口连通供所述风腔内冷气流向所述冷藏风道出风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