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槽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43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奇;徐耀华;周鑫磊;王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艾德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50/60;A23K10/30;A23K10/37;A23K10/20;A23K10/22;A23K20/189;A23K20/174;A23K20/142;A23K20/20;A23K20/28;A23K20/158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71300 河南省洛阳市伊***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槽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槽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粒料的生产:A:将教槽料中谷物类原料粉碎,将超级蒸汽鱼粉、蔗糖、葡萄糖、食盐、磷酸氢钙粉碎至粒径60‑100目;B:将步骤A中粉碎后原料和油脂及乳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热调质熟化制粒;C:将步骤B得到的颗粒料粉碎,将教槽料中的其他辅料与上述粉碎后的颗粒料混匀后低温制粒得粒料;(2)粉料的生产:将上述步骤B中制得的颗粒料粉碎后和教槽料中其他辅料均匀制得粉料;(3)粉粒结合:将步骤(1)所得粒料与步骤(2)所得粉料混合均匀,得粉粒结合型饲料。通过工艺,实现粒料和粉料紧密粘结,有很好的诱食性、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槽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规模猪场多采取早期断奶来提升母猪的生产性能。但仔猪在断奶时消化系统发育及机能不健全,在断奶阶段应激较大,一半以上的仔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如牙不好、胃不行、酶不多、身体弱、心情差。教槽料是一种替代母乳而配制的饲料,让仔猪由液态饲料逐步过渡到固态饲料,优质的教槽料需满足营养全面均衡、诱食性及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易消化吸收,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等要求。
教槽料的原料选择(营养素和营养源)和配方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影响饲料品质的因素除了原料和配方外,加工工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教槽料的品质,还必须从加工工艺上进行突破,通过生产加工工艺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抗原含量,降低仔猪的消化负担。然而很多饲料企业的加工工艺还停留在使用部分膨化原料、部分粉碎、混合、制粒等。这种工艺流程存在较大的问题,未经处理的谷物原料霉菌毒素高感染风险;高温导致酶制剂、维生素、免疫因子、酸化剂等热敏原料的损失;低温导致饲料熟化度不够,不能很好的达到清除抗原、杀灭有害菌的目的,影响仔猪的消化吸收。原料的粉碎粒度直接影响仔猪的消化吸收及肠道健康,部分企业为了提高教槽料的生产效率,用大孔径筛片对原料进行粉碎,导致饲料外观粗糙影响适口性,兑水饲喂时有大量沉渣。绝大部分企业在生产教槽料时只对玉米、小麦、豆粕等大颗粒原料进行粉碎,而蔗糖、葡萄糖、食盐、超级蒸汽鱼粉等原料不经粉碎直接投料,导致这些添加量较小但颗粒不够细小的原料在教槽料中分布不均匀,影响适口性和采食量。市场上的教槽料多是颗粒状、粉状或粉粒结合型,但颗粒料适口性差,粉料易呛鼻,普通的粉粒结合型饲料,粉粒易分离。
因此,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来提升教槽料的品质是必要的,如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提高教槽料的适口性,提高诱食教槽的同时减小断奶应激和保育应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槽料的生产工艺,通过提升教槽料的品质,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减小应激,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教槽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粒料的生产:
A:将教槽料中谷物类原料进行粉碎,将超级蒸汽鱼粉、蔗糖、葡萄糖、食盐、磷酸氢钙粉碎至粒径60-100目;
B:将步骤A中粉碎后原料和油脂及乳化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热调质熟化制粒;
C:将步骤B得到的颗粒料粉碎,将教槽料原料中的其他辅料与上述粉碎后的颗粒料混匀后制粒得粒料;
(2)粉料的生产:将上述步骤B中制得的颗粒料粉碎后和教槽料中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制得粉料;
(3)粉粒结合:将步骤(1)所得粒料与步骤(2)所得粉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粉粒结合型饲料。
进一步地,所述谷物类原料包括谷物、谷物深加工原料,所述谷物经过筛除杂后进行粉碎,粉碎粒径60-100目,所述谷物可为玉米、大豆、小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艾德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艾德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4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