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制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3401.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吉鹏;张初银;付志朋;马元明;张兵;朱加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C09D175/08;C08G18/32;C08G18/42;C08G18/48;C08G18/66;C08G18/7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透亮 曲折 聚氨酯 树脂 制法 应用 | ||
1.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所述树脂A组分含有30%~45%的聚醚酯多元醇-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所述的树脂B组分含有15%~60%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所述树脂B组分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15%~41%;
聚多元醇 58%~85%;
磷酸 0~1%;
所述树脂B组分中NCO含量为8%~15%;
所述聚醚酯多元醇-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数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官能度为2~4;
树脂B中,所述聚多元醇为聚酯二元醇和聚醚多元醇b的混合物;所述聚酯二元醇和聚醚多元醇b的质量比为1:9~9:1;
其中:聚醚多元醇b为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的聚醚二元醇b、聚醚三元醇b和聚醚四元醇b的混合物,所述聚醚二元醇b、聚醚三元醇b和聚醚四元醇b占聚醚多元醇b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40%~75%,10%~50%,0~20%;所述聚醚二元醇b为聚氧化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二元醇、聚氧化丁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聚醚三元醇b为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三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聚醚四元醇b为聚氧化丙烯四元醇;
所述聚酯二元醇为500~3000数均分子量的聚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聚己内酯系聚酯二元醇、聚碳酸酯系聚酯二元醇中的一种或以上;
所述聚己二酸系聚酯二元醇优选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
所述的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树脂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釜中投入聚醚酯多元醇-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体、聚醚多元醇A,升温至120-140℃,脱水,降温,加入小分子醇扩链剂、匀泡剂、耐久性助剂、催化剂、消泡剂,搅拌,待羟值达到29~100mgKOH/g,水分含量低于500ppm时,即制得树脂A组分,密封包装待用;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釜内投入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聚多元醇和磷酸反应当NCO含量在8%~15%时,即得树脂B组分,密封包装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酯多元醇-芳香族多异氰酸酯预聚体为聚醚酯多元醇和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的预聚物,其中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二甲基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
所述聚醚多元醇A为1000~10000数均分子量的聚醚二元醇a、聚醚三元醇a和聚醚四元醇a的混合物,所述聚醚二元醇a、聚醚三元醇a和聚醚四元醇a占聚醚多元醇A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40%~70%,10%~50%,0~30%;
所述聚醚二元醇a为聚氧化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二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二元醇、聚氧化丁烯二元醇、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聚醚三元醇a为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三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聚醚四元醇a为聚氧化丙烯四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醇扩链剂为小分子二元醇和小分子三元醇的混合物,所述小分子二元醇和小分子三元醇占小分子醇扩链剂的质量比为7:3~1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高透亮耐曲折聚氨酯革用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二元醇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以上;所述小分子三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甘油、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1,2,6-己三醇中的一种或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4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