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396.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王宏;李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8 | 分类号: | C07D24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纤维 过滤器 苯并三氮唑 脱色 粉末活性炭 操作环境 密闭环境中 串联设置 固定床式 吸附脱色 收率 生产成本 过滤 再生 封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将活性炭纤维模块分别安装在三台串联设置的过滤器内,然后将各过滤器封闭;再将苯并三氮唑液体依次经过三台安装有活性炭纤维模块的过滤器内进行脱色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整个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无论从流程还是操作环境上都将大大改善,改善工人操作环境、简化操作难度、减少过滤残渣产生;同时,改粉末活性炭为固定床式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脱色,活性炭纤维选择性较强,利用率较高,使用后的活性炭纤维通过热水进行再生后,进行第二次使用,减少固废的产生的同时,也减少了产品在粉末活性炭的流失,提高了收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苯并三氮唑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
背景技术
苯并三氮唑,分子式 C6H5N3,溶于醇、苯、甲苯、氯仿和二甲酰胺,微溶于水,在空气 中氧化变红。它广泛应用于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亦可作为涂料和油类添加剂,防止金属 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 ;苯并三氮唑也是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敏感的制品可起 到稳定作用。苯并三氮唑还是染料剂、农药、助剂、感光材料等的中间体,用于制造聚酰胺、 聚氨酯、杀菌剂多菌霉和均染剂等产品。
苯并三氮唑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产品要求,需要对苯并三氮唑进行脱色处理,现多采用粉末活性碳作为脱色吸附剂,但粉末活性炭的孔径只有很少一部分与待脱料液中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粒径相匹配,因此选择性差,利用率低,势必造成大量吸附,大量损耗,大量废物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吸附剂选择性及利用率,且减少损耗及废物产生的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将活性炭纤维模块分别安装在三台串联设置的过滤器内,然后将各过滤器封闭;再将苯并三氮唑液体依次经过三台安装有活性炭纤维模块的过滤器内进行脱色处理,所述三台过滤器内的脱色温度依次递减,即在第一台过滤器内脱色温度为34~36℃,脱色时间为0.4~0.6h,在第二台过滤器内脱色温度为32~34℃,脱色时间为0.4~0.6h,在第三台过滤器内脱色温度为30~32℃,脱色时间为0.4~0.6h;且脱色处理后的活性炭纤维模块通过80~100℃热水进行再生,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每台过滤器内活性炭纤维模块的用量为每升苯并三氮唑液体需要用0.0002kg的活性炭纤维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苯并三氮唑液体进入过滤器进行脱色处理前,滤去苯并三氮唑液体中的不溶物及絮状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整个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无论从流程还是操作环境上都将大大改善,改善工人操作环境、简化操作难度、减少过滤残渣产生;同时,改粉末活性炭为固定床式的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脱色,活性炭纤维孔径的分布呈窄正态曲线型,具有窄谱的脱色效果,选择性较好,若配型合适,活性炭纤维的孔径绝大多数与待脱色料液中发色基团与助色基团的粒径想匹配,因此选择性较强,利用率较高;使用后的活性炭纤维通过热水进行再生后,进行第二次使用,减少固废的产生的同时,也减少了产品在粉末活性炭的流失,提高了收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
本实施例苯并三氮唑液体的脱色工艺,该脱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将8kg的活性炭纤维模块分别安装在三台串联设置的过滤器内,然后将各过滤器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