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式防鼓肚自愈式机车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237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瀚宇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式防鼓肚 自愈 机车 电容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式防鼓肚自愈式机车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均匀安装有两个接线柱,所述壳体和盖板合围的内部呈空腔,所述空腔中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极群组件、两个连接触头和挡板。极群组件作为电容器的核心部分,其上端设置有树脂层,用于灌封内部包裹的芯子,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防止氧气和水分进入芯子,底部设置有石膏层,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自身在受到挤压使发生脆性粉碎,石膏层粉碎向壳体的底部挤压,导致极群组件整体向上移动,而电容器上端设置有缓冲层,可以很好的避免壳体被胀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的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式防鼓肚自愈式机车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各种电子产品终端必不可少的元件,在电子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电源等应用中,系统厂商对高容量、低ESR、小体积的电容器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在汽车、军工和航空航天等应用中,则对电容器寿命、耐压、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防爆电容器是电容器中的一种,现有技术的欧式防爆电容器,防爆需要内部到电极的引出线必须使用刻痕技术,使得防爆得以实现,为了实现防爆效果,引出线使用刻痕技术。但是在电容器壳体体积有限的情况下,电容器内部芯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导致体积膨胀,同样还是会挤压电容器壳体,即使壳体能够承受挤压,但是不会发生形变的壳体容易引起爆炸,如果壳体发生挤压的时候发生形变则不利于电路其他元件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主要解决电容器发生异常情况下的膨胀,减少电容器芯子膨胀给外部壳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芯子膨胀导致壳体鼓肚的自愈式电容器,在电容器的壳体中设置有缓冲空间,同时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缓冲式防鼓肚自愈式机车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均匀安装有两个接线柱,所述壳体和盖板合围的内部呈空腔,所述空腔中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极群组件、两个连接触头和挡板。
所述接线柱的上端为螺纹柱头,所述接线柱的下端为光面柱尾,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柱尾穿过的第一圆孔,所述柱头和柱尾之间的腰部呈凸起的圆形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盖板之间安装有绝缘垫片;
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在第一圆孔的正下方,所述挡板和盖板之间呈夹层,所述夹层中均匀安装有四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盖板的下侧面焊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挡板的上侧面焊接;
两个所述连接触头均匀安装在极群组件的上端,所述连接触头与所述接线柱的柱尾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二圆孔。
优选的,所述极群组件包括芯子、环氧树脂层和石膏层,所述环氧树脂层呈罩体,所述环氧树脂层与石膏层合围形成内部容腔,所述容腔中安装有所述芯子,所述环氧树脂层的上端两侧均呈向上凸起的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的高度高于所述连接触头的高度,所述第一凸棱抵靠于挡板下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触头包括端头、螺栓和铜片,所述端头镶嵌在所述环氧树脂层上端,所述端头上端设置有导线接口,所述端头的侧端设置有螺栓接口,所述导线接口与螺栓接口连通,所述螺栓接口呈内螺纹,所述螺栓接口与螺栓螺纹配合,所述端头的下端与铜片的上端焊接,所述铜片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芯子。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挡板之间的夹层中填充有陶粒层。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棱,所述挡板的边缘对应第二凸棱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棱槽,所述第二凸棱卡合对应的棱槽中,所述挡板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瀚宇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瀚宇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