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inect所测生理信号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1445.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卉;武陆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A63B24/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跑步机底座 跑步机 支架 水平肋板 上端 电动跑步机 显示器支架 控制面板 生理信号 竖直肋板 跑步带 电机 对称设置 机电连接 健身器材 下端 显示器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Kinect所测生理信号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包括两个互相对称设置的跑步机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跑步机底座的前侧上端的跑步机竖直肋板、设置于两个跑步机底座之间的跑步带、设置于所述跑步机竖直肋板的顶部的跑步机水平肋板、固定于所述跑步机水平肋板的中间部位的上端的Kinect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Kinect支架的上端的显示器支架,所述Kinect支架的前端固定有Kinect主体,所述显示器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器,所述跑步机水平肋板安装有控制面板,跑步机底座的下端固定有跑步机底座支架;控制面板内部固设有控制单元,两个跑步机底座的前端内部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跑步带进行移动,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Kinect所测生理信号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
背景技术
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器材,而且是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然而,现有的跑步机功能单一,比如跑步机的跑步速度,一般是预先经过电动跑步机内部芯片设定,设置多个连续的段位,以供用户选择,在具体使用时,用户设定的速度即为跑步机的运行速度,速度的控制必须经过用户设定,否则跑步机无法自行改变。这样一来,用户出现的身体状况的改变就会导致用户的速度与跑步机已经设定的速度出现不匹配的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更在一些特定状态下,速度恒定对使用者会造成伤害;再比如跑步机不够智能,与用户的交互感不强,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感受不好,不能提供很好的锻炼环境。
对比文件公开号为CN205850095提出的“一种基于心率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发明专利,包括跑步机本体,在跑步机本体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单片机和语音芯片,无线收发模块和语音芯片分别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与跑步机电动马达相连;其中,无线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心率监测设备提供的心率数据;语音芯片用于及时推送心率信息;单片机用于处理心率数据及控制跑步机运行速率。控制跑步机速率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利用无线收发设备接收监测使用者心率数据设备的信息,传输至单片机后,由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通过控制电动马达,调整跑步机速度,克服跑步机速度对使用者的不利影响,或增加使用者的锻炼效果。该种基于心率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存在如下缺陷:1、其心率监测设备采用的是传统的接触式心率测量设备,虽测量心率数据准确但用户体验感不强;2、本体内设有的无线收发模块、心率测试装置、语音芯片为独立装置,三个模块单独工作,效率低;3、只通过心率这一个参数来控制跑步机的速度,可信度不高; 4、模式单一,该对比文件中智能通过心率数据客观调整跑步机的速度,缺乏人体主动控制跑步机的速度这个模式;5、交互感不强,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智能化的时代,趣味性、交互性好的设备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Kinect所测生理信号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Kinect所测生理信号控制速度的电动跑步机,包括两个互相对称设置的跑步机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跑步机底座的前侧上端的跑步机竖直肋板、设置于两个跑步机底座之间的跑步带、设置于所述跑步机竖直肋板的顶部的跑步机水平肋板、固定于所述跑步机水平肋板的中间部位的上端的Kinect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Kinect支架的上端的显示器支架,所述Kinect支架的前端固定有Kinect主体,所述显示器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器,所述跑步机水平肋板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跑步机底座的下端固定有跑步机底座支架;所述控制面板内部固设有控制单元,两个跑步机底座的前端内部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跑步带进行移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