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5252.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浩;秦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10 | 分类号: | C07D493/1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分子 荧光单元 合成 硫氰根 生物检测领域 叠氮基取代 荧光传感器 标准曲线 方法选择 应用比率 荧光分子 氨基化 不一致 己炔酸 罗丹明 投料比 荧光素 柱分离 传感器 成环 叠氮 丁酸 多位 偶联 炔基 催化 应用 | ||
1.一种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异硫氰根荧光素为原料,选择乙二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反应混合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①;
(2)化合物①与叠氮丁酸进行取代反应,反应混合物通过柱层析进行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②;
(3)以异硫氰根罗丹明为原料,选择乙二胺进行氨基化反应,反应混合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③;
(4)化合物③与己炔酸进行取代反应,反应混合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④;
(5)化合物②和化合物④通过点击化学反应(Click chemistry)成环得到化合物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氨基化反应的条件为:20-30℃避光搅拌18-24h;
柱层析分离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乙醇=1-2:1的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用水:乙醇=20-100:1的混合溶液溶解化合物①;
叠氮丁酸溶解在水中,先加入EDC活化0.5-2h后,再加入NHS活化0.5-2h;
取代反应的条件为:20-30℃避光搅拌18-24h;
梯度洗脱的洗脱剂分别为二氯甲烷:乙醇=1-3:1的混合溶液、二氯甲烷:甲醇=1:2-4的混合溶液,收集二氯甲烷:甲醇=1:2-4的洗脱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氨基化反应的条件为:20-30℃避光搅拌18-24h;
柱层析分离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乙醇=11-15:1的混合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用水:乙醇=20-60:1的混合溶液溶解化合物③;
己炔酸溶解在水中,先加入EDC活化0.5-2h后,再加入NHS活化0.5-2h;
取代反应的条件为:20-30℃避光搅拌18-24h;
柱层析分离所用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8-10:1的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
化合物②和化合物④的摩尔比为1:1;
溶解化合物②和化合物④的溶剂为水:叔丁醇:乙醇=4:1:1;
Cu2+作为催化剂前体;
抗坏血酸钠作为还原剂,将Cu2+还原为Cu+作为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氨基化反应所选择乙二胺替换为三(2-氨基乙基)胺。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在比率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10.一种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两种荧光分子用异硫氰根修饰后,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氨基化反应、取代反应和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多荧光单元复合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52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