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385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涛;刘剑;张丽;王维维;阮艺斌;万强;姬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燃烧 卷烟 烟气 气相物中醛类 物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主流烟气的理化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为:步骤一、烟气捕集:抽吸加热不燃烧卷烟,采用冷阱捕集待检测烟气气相物;步骤二、前处理:吹洗吸收瓶后静置,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步骤三、定量分析:使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检测待测液体中醛类物质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无需对醛类进行衍生化,避免了衍生化过程中带来的副反应,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测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不燃烧卷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检测存在着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烟气的理化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是卷烟烟气中一类重要的有害物质,其中,小分子量的醛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乙醛和丙烯醛等具有纤毛毒性,长期吸入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感觉器官造成较严重的伤害。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将乙醛列为 2B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丙烯醛和巴豆醛列为3类致癌物。因此准确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乙醛、丙醛、丙烯醛和巴豆醛的含量,对于卷烟的安全性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卷烟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为: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为羰基化合物的衍生化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将DNPH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后,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但是该方法样品前处理很复杂,需要对捕集滤片加2,4-二硝基苯肼(DNPH)衍生化试剂处理,并在真空干燥箱中静置过夜晾干,在批量样品分析过程中易导致目标化合物的损失,且需要用到毒性比较大的吡啶作为溶剂;并且衍生化的过程存在很多的副反应,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研发出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检测存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流烟气中醛类物质的检测存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检测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气气相物中醛类物质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为:
步骤一、烟气捕集:抽吸加热不燃烧卷烟,采用冷阱捕集待检测烟气气相物;
步骤二、前处理:吹洗吸收瓶后静置,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步骤三、定量分析:使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检测所述待测液体中醛类物质的含量。
优选地,步骤一中,待检测烟气量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2~5支,所述收集液的体积为10~50mL。
优选地,步骤一中,待检测烟气量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2支,所述收集液的体积为20mL。
优选地,所述收集液包括溶液和内标,所述溶液为甲醇溶液,所述内标为苯-D6或丙酮-D3。
优选地,所述收集液包括溶液和内标,所述溶液为甲醇溶液,所述内标为苯-D6。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3~10min。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min。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上清液的体积为50~120μL。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上清液的体积为100μL。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吹洗的次数为3~5次。
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顶空条件为,平衡温度为80~120℃,所述平衡时间为1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