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骨修复载体、所搭配的手术用具组与软骨修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63451.9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江清泉;张方杰;杨明嘉;林芸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30 | 分类号: | A61F2/30;A61F2/46;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定位结构 定位套管 软骨修复 手术用具 软骨修复系统 推杆 按压式 定位柱 植入 贯穿 搭配 器械 软骨修复材料 多孔性结构 可滑动地 形状对应 塑形刀 侧壁 对位 切出 外壁 硬骨 承载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软骨修复载体、所搭配的手术用具组与软骨修复系统。软骨修复载体包括本体与多个定位柱。本体为多孔性结构且用以承载软骨修复材料。定位柱固定至本体且用以插入患者的硬骨。手术用具组包括定位套管以及按压式器械。定位套管具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定位结构。按压式器械包括外套管与推杆。外套管的外壁上具有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对位的第二定位结构。外套管用以穿过定位套管的贯穿通道。推杆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套管内。外套管的一端具有塑形刀,用以在患者的患部上切出待植入区,其中待植入区的形状对应本体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体、用具组与系统,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软骨修复载体、所搭配的手术用具组与软骨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节软骨组织位于关节面的硬骨表层,在人体组织中是一个具有多功能且相当特殊的组织,其主要功能在于传递关节面上下硬骨的不同方向应力、吸收硬骨层传送关节面的冲击力、提供低磨擦系数的润滑关节面、及配合肌肉韧带组织,以于关节活动时可产生滑动及滚动的不同方向的运动模式。
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都十分的不足,一旦受到损害,往往无法自行复原。据统计,目前美国每年因软骨深层次伤害,而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者可达20万例以上,且案例仍逐年攀升中。然而,置换人工关节需切除患者关节面的大量的软骨及硬骨组织,伤害及破坏性都相当大,且材质为金属的人工关节植入体内后,只能维持十至十五年左右的功能。以年轻患者而言,将面临再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痛苦,而对老年病患来说,则往往无法承受再次置换人工关节的手术。再者,反复置换人工关节很可能导致残疾且不良于行,进而造成社会及家庭沉重的负担。
目前医界对于软骨受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软骨移植(cartilagetransplantation),以修补受损的软骨区块。此法为近廿年内所发明的新颖医疗方法,包含自体软骨移植(ACI,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以及异体骨关节移植(OA,osteoarticular allograft),即采用自体或异体的软骨移植再生新组织,可避免置换人工关节的永久性破坏,也不需定期再开刀替换老化的金属或塑胶组件。上述治疗方法中,又以自体软骨移植较广为接受,因为其移植物来源为患者本身的组织,不会发生异体或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的问题。
自体移植的手术方法主流为「马赛克弥补法(Mosaic plasty procedure)」,此法为匈牙利的外科医师于1995年所提出,该手术方法将病患关节不受应力的关节面软骨,以环锯钻取一块含有软骨及下层接触的硬骨圆柱状栓块,并于受损部位以相同的环锯钻出相同直径的填补凹槽,再将未受损的健康自体软硬骨栓块填入。然而,以马赛克弥补法在修复软骨创伤时,所植入的软骨栓块间的软骨面有一如磁砖的界面,而此界面间的软骨细胞由于被包覆在大量的基质中,其分裂能力相当差。因此,软骨栓块间事实上并不易形成再生融合;另一方面,软骨栓块周边间隙将产生纤维软骨组织,造成日后该受创面容易产生退化性关节炎。
目前以组织工程体外培养软骨组织修复软骨损伤也有同样的困扰,以及,体外所培养的软骨组织植入软骨受创面后,新旧软骨组织间的间隙融合问题仍为目前无法突破的难题。因此,如何克服移植软骨(implant)与原软骨组织(host)间的组织再生融合,为目前相当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骨科临床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骨修复载体、所搭配的手术用具组与软骨修复系统,可改善现有软骨修复手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软骨修复载体包括一本体与多个定位柱。本体为多孔性结构且用以承载软骨修复材料。各个定位柱的一端固定至本体,且另一端用以插入一患者的硬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