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机墨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91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墨盒 | ||
本发明公开了打印机墨盒,包括:墨盒壳体,被一挡板分隔成第一储墨空间和第二储墨空间;进墨机构,所述进墨机构包括:两端敞口的圆筒,第一海绵和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海绵和第二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三海绵和第三过滤网、以及设置在第三过滤网下方的第四海绵,第四海绵的上部与所述第三过滤抵接、下部与墨盒壳体的底部粘接;浮漂块;排气通道,其一端连通第二储墨空间的内腔、另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且设有密封塞。本发明的墨盒能有效减少注墨过程产生气泡或泡沫,提高打印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耗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是近些年出现的全新的数字印刷技术,通过微压电或热气泡产生的推力将墨滴从喷嘴喷射到各种介质的表面,具有打印速度快、操作灵活、噪音低输出的图形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原装墨盒内填墨量非常少,而原装墨盒的价格又很高,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将原装墨盒改装成的再生墨盒,再生墨盒为了提高容墨量往往会去掉原装墨盒内的海绵,海绵原本能够过滤掉墨水中的空气和杂质,同时也能吸附墨水防止打印头漏墨,没有海绵后这些问题就会出现影响打印机的工作,而且再生墨盒的注墨过程是直接将注墨胶瓶瓶口插入再生墨盒盖上的注墨孔灌注,容易将墨水中混入空气形成气泡影响打印机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注墨过程产生气泡或泡沫的打印机墨盒。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
墨盒壳体,其中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将将墨盒壳体分隔成第一储墨空间和第二储墨空间,所述第一储墨空间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储墨空间,所述第二储墨空间的下部设有出墨口,所述挡板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墨空间和所述第二储墨空间连通,以实现所述第一储墨空间和所述第二储墨空间的气压平衡;
进墨机构,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进墨机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墨空间内部,所述进墨机构的上部穿过所述墨盒壳体设置有一加墨孔,所述加墨孔上设置有翻转式孔盖,所述进墨机构包括:
两端敞口的圆筒,其与所述加墨孔同轴设置,所述圆筒的一端固接在所述第一储墨空间上部、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储墨空间的下部但不接触,所述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加墨孔;
设置在加墨孔下方的第一海绵和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海绵与所述圆筒的圆周壁相抵触,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海绵下方;
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海绵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海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海绵,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
设置在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三海绵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三海绵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且所述第三海绵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海绵的孔径,所述第三过滤网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圆筒的下部,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所述第三过滤网将圆筒内部的第一海绵、第一过滤网、第二海绵、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海绵支撑;
第四海绵,其设置在所述第三过滤网下方,所述第四海绵的上部与所述第三过滤抵接、下部与所述第一储墨空间的底部粘接,使得墨水能穿过所述第四海绵流入所述第一储墨空间的底部;
浮漂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墨空间内部,所述浮漂块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块和下块,所述上块为长方体结构,其四周的侧壁与分别所述第二储墨空间的四周侧壁发生抵接,所述下块为半椭球型结构,所述下块与墨水液面接触,所述浮漂块设置为在其自身重力和所述第二储墨空间内墨水浮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浮动;
排气通道,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储墨空间的上部,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储墨空间的内腔、另一端与与外界环境连通且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为在加墨期间保持打开状态,墨盒工作期间保持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远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