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脱罐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646.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安旭;邹俊;汪洋;周宏伟;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6 | 分类号: | B21D45/06;B21D5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罐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罐的罐身拉伸成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脱罐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罐体在拉伸完成后,冲杆返回时,要实现冲头与罐体之间的脱离,现有技术中,通常仅仅在冲杆的轴向开设一气体通道,通过在罐体底部施加一加压气体,以实现罐体与冲头之间的相对移动,其存在的问题至少包括:
(1)、罐体侧壁非常薄,其与冲杆的接触面很大,在相对移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存在脱罐不顺畅和无法脱罐问题;
(2)、该脱罐方法需反复调整脱罐吹气角度,吹气压力,且脱模环同心度要求较高,对脱模环的加工和安装调试都有较高的要求;
(3)、钢罐和铁罐生产脱罐时必须使用钢爪或陶瓷块辅助脱罐,因此脱模环的加工成本和结构均有较高要求,另外钢爪会划伤冲头,对冲头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影响罐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增加冲头的使用成本;
(4)、罐口与挡板之间冲击力大,罐口容易发生变形,且会对冲头形成划伤;
(5)、罐对底模的撞击力大,会造成罐体碰伤及底模模具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脱罐装置和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辅助脱罐装置,包括温变装置,该温变装置改变待脱罐体和/或冲头的温度,通过待脱罐体和/或冲头的形变以增大待脱罐体和冲头之间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装置中,所述温变装置为一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位于冲头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与冲头之间形成有供待脱罐体经过的缝隙。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套设于所述冲头四周的加热线圈。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装置中,所述冲头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或等于待脱罐体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装置中,所述冲头套设于冲杆的外侧,所述温变装置包括开设于所述冲杆内的冷却介质通道。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装置中,所述冲头和冲杆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腔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与所述间隔腔体连通。
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辅助脱罐方法,改变待脱罐体和/或冲头的温度,通过待脱罐体和/或冲头的形变以增大待脱罐体和冲头之间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方法中,所述冲头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待脱罐体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方法中,从待脱罐体外侧对待脱罐体进行加热以增大待脱罐体和冲头之间间隙。
优选的,在上述的辅助脱罐方法中,从冲头内侧对冲头进行降温以增大待脱罐体和冲头之间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待脱罐体和冲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通过加热或制冷增大冲头和待脱罐体之间的间隙,降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脱罐,同时提高罐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辅助脱罐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辅助脱罐装置包括温变装置,该温变装置改变待脱罐体10和/或冲头20的温度,通过待脱罐体10和/或冲头20的形变以增大待脱罐体10和冲头20之间间隙。
在一实施例中,温变装置为一加热装置30,该加热装置位于冲头20的外侧,加热装置与冲头20之间形成有供待脱罐体10经过的缝隙31。
进一步地,该加热装置30靠近脱模组件50设置,且位于靠近待脱罐体10的一侧。
工作时,加热装置与脱模组件相对静止,脱罐过程中,待脱罐外表面依次经过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直接对待脱罐体加热,并在其变形瞬间(不到0.1s)实现罐体的脱离。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30为套设于冲头20四周的加热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料落地点可变的废料排出机构
- 下一篇:一种罐盖分路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