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252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杜泽学;王新龙;汤文红;刘易;陈康庄;金欣;陈艳凤;王皓;范瑛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C07D301/32;C07D3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逆流 萃取 界面 控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和应用。萃取塔(1)包括下端视镜(11)和微差压变送器(12);方法包括:将萃取剂和待萃取液在萃取塔中连续逆流萃取分离,形成重相和轻相的液‑液界面,并使界面显示在下端视镜的某特定位置;下端视镜的下端设置在重相中,上端设置在轻相中,微差压变送器分别连接在下端视镜的上下两端;调校微差压变送器的零点使其某特定输出信号与显示在特定位置的界面相对应,同时将萃取塔的塔底出料流量设置为采用微差压变送器的信号自动控制,使界面稳定在所述特定位置。本发明实现了萃取塔的液‑液界面的自动控制,且可精确的控制在预期位置,可满足大规模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以及其在环氧化反应产物连续逆流萃取分离中的应用,也即,一种环氧化反应产物连续逆流萃取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环氧树脂、甘油、氯醇橡胶、医药和农药等。
目前的环氧氯丙烷萃取过程均不涉及液-液界面的控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061235.7和CN201210413367.7中所公开的),而要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自动化生产,使连续逆流萃取塔实现长时间的连续稳定运行,必须实现液-液界面位置的自动控制。
而在其他萃取领域,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320766504.5公开了一种对液-液萃取塔中的相界面高度进行控制的装置,采用机械的方式利用倒U形管来控制液-液萃取塔萃取段上端与萃取塔顶端出料口之间的液-液相界面高度,用于醋酸乙烯中脱除乙醛的萃取分离。但该方法存在抗波动能力小且不能实现自动控制液-液相界面高度的问题。
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420533011.1公开了一种带有流量控制系统的、在萃取段带有填料或者塔盘的塔式连续液-液萃取装置,萃取塔从上到下依次由轻相缓冲段、萃取段和重相缓冲段组成,在轻相缓冲段上设有用于显示界面位置的界面计,分别用于羧酸与甲基磺酸和苯酚与水的萃取分离,但该方法仍不能实现自动控制液-液相界面高度的问题。
同时采用萃取剂3-氯丙烯和萃取剂水的环氧化反应产物的连续逆流萃取分离,由于萃取剂之间、萃取剂与待萃取液之间、萃取相与萃余相之间的密度差都比较小,研究过程中发现,很难采用常规的界面控制方法来准确地确定液-液界面的位置,现有技术也无法实现有效的转用,因而在实际的连续逆流萃取操作中只能采用手动调节萃取塔的塔底出料流量的方式来控制液-液界面的位置,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以实现连续逆流萃取塔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可实现液-液界面的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续逆流萃取塔的液-液界面控制方法,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包括下端视镜和微差压变送器;该方法包括:
(1)将萃取剂和待萃取液在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中连续逆流萃取分离,形成重相和轻相的液-液界面,并使得所述液-液界面显示在所述下端视镜的某特定位置;其中,所述下端视镜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重相中,上端设置在所述轻相中,所述微差压变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下端视镜的上下两端;
(2)调校所述微差压变送器的零点使得微差压变送器的某特定输出信号与显示在所述特定位置的液-液界面相对应,同时将所述连续逆流萃取塔的塔底出料流量设置为采用所述微差压变送器的信号自动控制,使得所述液-液界面稳定在所述特定位置。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环氧化反应产物连续逆流萃取分离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上所述的控制方法控制所述环氧化反应产物连续逆流萃取分离过程中的液-液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5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检验萃取器
- 下一篇:核酸萃取方法及其萃取卡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