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DD-LTE网络中的异频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2211.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猛;赵明峰;吴玉东;向兵;曾志斌;吕黎;汪洋;梁金山;黄建辉;庞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8;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dd lte 网络 中的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DD‑LTE网络中的异频切换方法及装置,异频切换方法包括获取MRO测量数据;根据MRO测量数据获取切换带内的全部有效采样点,分别获取切换带中目标服务小区的第一电平值和邻区的第二电平值,获取切换带中的邻区的电平波动数据;基于第一电平值、第二电平值、预设的异频切换策略和参数门限值确定目标服务小区的异频切换门限优化方案,根据切换带中的邻区的电平波动数据确定目标服务小区的异频切换时间迟滞优化方案,并对目标服务小区进行异频切换。本发明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对每个服务小区的异频切换门限和异频切换时间迟滞进行差异化制定,能够实现全网小区的精细化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DD-LTE网络中的异频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4G是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而LTE即长期演进技术,是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LTE在技术上被认为是3.9G。但是我们通常还是把它们称为4G,因为它们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也是3G向技术4G演进的关键过程,LTE标准由TDD和FDD两种不同的双工模式组成,其中的TDD代表时分双工,也就是说上下行在同一频段上按照时间分配交叉进行,且TDD因为上下行在同一频段上,所以可以更好利用频谱资源,更易于布置。
目前对于TDD-LTE网络的异频切换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案1:根据制定的异频切换策略对全网小区进行统一的异频参数配置,一般用于新开站入网优化配置,大多属于业务功能实现类;
方案2:根据小区的切换指标和过往的优化经验进行参数配置,主要针对异频切换差的问题小区进行优化处理,该方法一般需要多次尝试才可以得到一个较优的参数配置结果;
方案3:根据现场测试进行异频切换参数优化,参数优化主要依靠现场测试结果,判断切换带位置、服务小区和邻区的电平情况进行参数配置,该方案优化效果相对上述方法1和方法2优化精度高,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在制定方案前需要现场对可能的异频切换带都进行测试,一般测试时间较长,现场投入成本较高,且局限于道路的异频切换或者室内外的异频切换。
方案4:通过获取与目标小区相邻的各邻区的距离参数、所述邻区的NAVSS算法加权值、所述目标小区与各邻区的位置关系参数、所述各邻区的NCS报告数据、所述各邻区的平均电平值;根据目标小区与所述邻区的距离参数、所述目标小区与邻区的位置关系参数、所述各邻区的NCS报告数据、所述各邻区的平均电平值确定与所述目标小区相邻的各邻区的优先级别;根据所述邻区的NAVSS算法加权值生成与所述邻区对应的修正加权值;根据所述各邻区的优先级别及所述修正加权值生成邻区排名表;根据所述邻区排名表及预先设定的优化策略对所述目标小区添加和/或删减邻区,来实现无线通信过程中小区的切换。
但是,上述的方案1至3中的异频切换解决方案,并没有对各个小区的异频切换参数进行差异化优化,存在“一刀切”的缺陷;而方案4仅对邻区排名表及预先设定的优化策略对所述目标小区添加和/或删减邻区,只局限于对邻区的添加和/或删减优化,而无法对异频切换门限进行优化,同时上述方案均存在效率低下且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TDD-LTE网络中的异频切换方法及装置,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对每个服务小区的异频切换门限和异频切换时间迟滞进行差异化制定,能够实现全网小区的精细化优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D-LTE网络中的异频切换方法,所述异频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MRO测量数据,其中,所述MRO测量数据包括TDD-LTE网络中各小区的电平值和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