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760.0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多恒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D03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生产 全自动 织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其包括远程终端、远程终端控制的送经机构和卷曲机构,所述的送经机构,用于经纱传动送出;所述的卷曲机构,用于将经纱进行卷曲;所述的送经机构包括送经伺服控制器、织轴编码器、送经伺服电动机、织轴和后梁;所述的织轴通过送经伺服电动机控制运行,所述的织轴编码器固定设置在送经伺服电动机端部;所述的后梁和织轴之间通过缠绕的经纱连接,所述的送经伺服控制器无线连接远程终端。该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和物力,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整体织机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纺织行业中,纺织设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纺织设备中,织机是其主要的生产设备。目前使用的织机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繁琐,需要配合人工进行整体工序,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整体生产效率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用于服装生产的织机装置在结构和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满足人们高效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和物力,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整体织机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包括远程终端、远程终端控制的送经机构和卷曲机构,所述的送经机构,用于经纱传动送出;所述的卷曲机构,用于将经纱进行卷曲;所述的送经机构包括送经伺服控制器、织轴编码器、送经伺服电动机、织轴和后梁;所述的织轴通过送经伺服电动机控制运行,所述的织轴编码器固定设置在送经伺服电动机端部;所述的后梁和织轴之间通过缠绕的经纱连接,所述的送经伺服控制器无线连接远程终端。
具体地说明,所述的卷曲机构包括卷曲伺服控制器、卷曲伺服电动机、卷曲编码器、导辊和卷布辊;所述的卷曲伺服控制器无线连接远程终端,所述的导辊通过卷曲伺服电动机控制运行,所述的卷曲编码器固定设置在卷曲伺服电动机端部,所述导辊与卷布辊之间通过缠绕的经纱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卷曲机构进行经纱的快速卷曲。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卷曲组件中导辊的上端两侧还分别设置辅助辊;可以辅助经纱进行快速卷曲。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梁一侧还固定设置张力传感器,所述的张力传感器一端电性连接送经伺服控制器;通过张力传感器可以快速测量出后梁上的经纱的张紧力,进而通过送经伺服控制器控制送经伺服电动机的运行。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张力传感器一侧固定连接弹簧;可以便于张力传感器在进行监测过程后进行快速复位,便于后续的监测传感。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送经机构中的织轴包括缠绕轴、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传动组件,所述的缠绕轴的两端分别垂直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外侧与第二侧板外侧均设置传动组件;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织机自动控制旋转的同时,也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的自由装卸。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外齿圈、基板与第二外齿圈,所述的第一外齿圈与第二外齿圈分别对称设置在基板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外齿圈一侧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侧壁和第二侧板侧壁上;这样可以通过两侧的传动组件来实现织轴的转动运行。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外齿圈、基板与第二外齿圈为一体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整体织轴的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服装生产用全自动织机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和物力,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整体织机装置的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多恒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多恒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