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热磨合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666.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瑶瑶;孙勇湘;孙晓博;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电机 油门执行器 热磨合 后台控制器 检测发动机 控制系统 变频器 传动连 油门 检测 发动机 变频器控制 自动化水平 技能水平 连接电机 试验过程 通信连接 自动实现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热磨合控制系统,包括后台控制器、油门执行器、变频器和电机,后台控制器通信连接油门执行器和变频器,变频器控制连接电机;油门执行器用于传动连接待检测发动机的油门以控制油门的大小,电机的主轴用于传动连接待检测发动机的主轴。本发明将电机作为发动机的负载,通过分别对发动机和电机进行控制,由电动机带动电机来自动实现对电动机的热磨合检测,不需要人工进行,有效提高了检测试验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检测质量,避免了对测试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热磨合控制系统,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汽车发动机热式线技术还不够完善,技术相对落后于国外欧美日汽车厂,结构单一、自动化程度低、采用的设备以及控制器多为PLC逻辑控制器,在响应时间和测试精度上相比有些落后。国外控制技术比较成熟,但这些产品价格昂贵,维护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很高,而且与现有测控系统和网络也不兼容,并不能发挥高效的利用率,造成成本的浪费。
磨合是发动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台发动机出厂前都要经过短时间的磨合。原有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控制、检测技术参数的采集记录过程完全由人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不便于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机热磨合控制系统,用于解决人工进行车辆发动机磨合检测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机热磨合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方案:
方案一:包括后台控制器、油门执行器、变频器和电机,所述后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油门执行器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控制连接所述电机;所述油门执行器用于传动连接待检测发动机的油门以控制油门的大小,所述电机的主轴用于传动连接所述待检测发动机的主轴。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采集所述电机的温度以及待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和压力的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讯连接所述后台控制器。
方案三: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油门执行器包括伺服电机,所述后台控制器通过一个伺服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油门拉线用于传动连接待检测发动机的油门。
方案四: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变频器通过编码器采样连接所述电机。
方案五: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变频器连接有制动能量消耗电阻和供电电源。
方案六: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后台控制器设置有显示模块。
方案七: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后台控制器设置有报警模块。
方案八:在方案三的基础上,所述后台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之间通过modbus通信协议通信连接。
方案九: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后台控制器和变频器之间通过CAN电缆通信连接。
方案十:在方案一或二的基础上,所述后台控制器为工控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电机作为发动机的负载,通过分别对发动机和电机进行控制,由电动机带动电机来自动实现对电动机的热磨合检测,不需要人工进行,有效提高了检测试验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检测质量,避免了对测试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
进一步的,通过采集电机的实际转速,变频器根据该实际转速来实现对电机的闭环控制,有效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通过采集待检测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并将该待检测发动机实际转速反馈给后台控制器,由该后台控制器实现对发动机实际转速的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