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过滤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0352.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清;王中林;李次会;李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过滤网 除尘模块 高分子材料 集尘系统 颗粒物 填充物 通气孔 空气净化技术 净化效果 不带电 除尘板 带电 吸附 臭氧 填充 摩擦 穿过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网,该空气过滤网,包括集尘系统以及设于集尘系统一侧的第一除尘模块,第一除尘模块包括具有多个第一通气孔的第一除尘板和填充于第一通气孔内的第一填充物,且第一填充物包括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以使空气穿过第一除尘模块时,至少一部分不带电颗粒物可与第一除尘模块的高分子材料摩擦产生可被高分子材料吸附的带电颗粒物。该空气过滤网通过将新材料与集尘系统的结合使用,可较好消除空气内的颗粒物而又不会产生臭氧,利于优化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过滤网。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心肺功能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而空气净化器凭借其高效吸附空气中颗粒物以及净化空气的效用,逐步得到人们的青睐。具体的,依据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被动式、主动式、被动主动混合式;依据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颗粒物的去除方法和技术可以分为机械滤网式、高压静电除尘、等离子体法等。
其中:传统机械滤网的原理一般是依靠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以及筛选效应等,该种结构的过滤网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而且由于滤网需要致密,会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需定期更换,后期维护成本高。而高压静电除尘技术一般原理是采用电离气体的方法从而使带电的微尘颗粒吸附到电极上进行除尘操作,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综上,提供一款除尘效果好,而又不会产生臭氧的空气过滤网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网,上述空气过滤网通过将新材料与集尘系统的结合使用,可较好地消除空气内的颗粒物而又不会产生臭氧,利于优化净化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过滤网,包括集尘系统以及设于所述集尘系统一侧的第一除尘模块,其中:
所述集尘系统用于吸附穿过所述集尘系统的空气中的带电颗粒物;
所述第一除尘模块包括具有多个第一通气孔的第一除尘板和填充于所述第一通气孔内的第一填充物,且所述第一填充物包括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以使空气穿过所述第一除尘模块时,至少一部分不带电颗粒物可与所述第一除尘模块的所述高分子材料摩擦产生可被所述高分子材料吸附的带电颗粒物。
在上述空气过滤网中,包括集尘系统和设置于集尘系统一侧的第一除尘模块,而第一除尘模块包括第一除尘板,第一除尘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气孔,每个第一通气孔内填充有第一填充物,且第一填充物包括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在使用时,当空气穿过集尘系统时,集尘系统实现对空气中带电颗粒物的吸附;且当空气到达第一除尘模块时,空气中的至少一部分不带电的颗粒物与第一通气孔内的高分子材料摩擦,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容易偏离轨道,甚至飞离材料表面,因此在二者摩擦过程中会产生带电颗粒物以及带电的高分子材料,该部分带电颗粒物可被带电的高分子材料吸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过滤网将集尘系统对空气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与第一除尘模块对空气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相结合,优化了对空气中颗粒物的净化效果,提高了净化效率;此外,上述第一除尘模块在对空气中颗粒物进行净化时未连接电源,因而不会产生臭氧,利于增强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过滤网的安全性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铝镁粉尘智能除尘系统
- 下一篇: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