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0147.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玲;张振涛;杨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28;B01D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再压缩系统 水蒸汽压缩机 蒸发冷凝器 预热器 内部设置 水蒸汽 连通 分离器 水蒸汽流量 有效利用率 分段加热 冷凝水排 溶液浓缩 依次连通 电动阀 换热 | ||
本发明涉及溶液浓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预热器、蒸发冷凝器、分离器和水蒸汽压缩机,所述蒸发冷凝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水蒸汽压缩机、所述预热器连通的段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在蒸发冷凝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水蒸汽压缩机、预热器连通的段区,通过调节电动阀改变进入每个段区的水蒸汽流量,水蒸汽与经过该段区的溶液换热后,成为冷凝水排出,该系统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溶液分段加热的方式,合理利用水蒸汽热量,极大地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液浓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很多行业中,蒸发工艺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关系着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采用的做法普遍具有蒸汽量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
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蒸汽再压缩(英文名称: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英文缩写:MVR),其热泵技术立足蒸发过程中热回收利用的机理,将传统工艺最后排放的废热蒸汽重新收集,经压缩后使其恢复到具有蒸发加热的能力,由于充分回收利用了二次蒸汽的潜热,因此相比传统的蒸发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同时,该技术具有巨大的环保潜力,用于废水废液处理时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综上而言,其节能和环保效益均非常可观,目前MVR系统中常用的蒸发冷凝方式是待处理溶液经过蒸发器的管侧或壳侧蒸发,高温高压蒸汽在另一侧为溶液提供热量,自身释放潜热成为冷凝水。但是该方法没有考虑到溶液浓缩过程中随着水分蒸发,热量需求越来越少的特点,因而上述方法始终存在蒸汽量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蒸汽量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回路的预热器、蒸发冷凝器、分离器和水蒸汽压缩机,所述蒸发冷凝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所述水蒸汽压缩机、所述预热器连通的段区。
其中,所述段区由水平设置于所述蒸发冷凝器内部的多块隔板分割而成。
其中,每个所述段区均独立设置有水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水蒸汽进口高于所述冷凝水出口设置。
其中,所述水蒸汽进口与所述冷凝水出口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5度至30度。
其中,所述水蒸汽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冷凝器内部的段区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其中,所述段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段区、第二段区、第三段区、第四段区和第五段区,所述第一段区、第二段区、第三段区、第四段区和第五段区与所述水蒸汽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其中,还包括浓缩液罐,所述浓缩液罐与所述分离器连通,用以收集浓缩处理之后的溶液。
其中,所述预热器和所述蒸发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冷凝水罐,所述冷凝水罐位于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水出口一端。
其中,还包括原料液罐,所述原料液罐连通设置在所述预热器的进液口。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通过在蒸发冷凝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分别与预热器、分离器连通的段区,通过调节电动阀改变进入每个段区的水蒸汽流量,水蒸汽与经过该段区的溶液换热后,成为冷凝水排出,该系统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溶液分段加热的方式,合理利用水蒸汽热量,极大地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