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925.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曲虹霞;迟斌;李华正;沈冠男;郭蕾;崔健;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46 | 分类号: | C01B39/46;B01J29/76;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 ce la ssz 13 分子筛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Cu2+和四乙烯五胺初步络合后加入Ce(NO)3·6H2O和La(NO)3·6H2O共同形成分子筛结构导向剂,一步合成Cu‑Ce‑La‑SSZ‑13分子筛。本发明方法简单,引入第三种活性组分镧,提高了铈在分子筛的稳定状态以及分子筛的氧化能力。本发明制备的Cu‑Ce‑La‑SSZ‑13分子筛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活性,在180℃时SCR活性达到90%以上,同时抗水、抗硫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菱沸石SSZ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工业催化NOX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有效的NOX治理技术之一。其中,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掺杂SSZ-13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其优良的催化性能和环境友好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杨博等.SSZ-13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4,33(02):368-373+386.)。如文献1(Ren Limin,et al.Designed copper-amine complex as an efficient template forone-pot synthesis of Cu-SSZ-13zeolite with excellent activity for 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by NH3.[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1,47(35))报道的Cu-SSZ-13分子筛,但其低温段催化活性及水热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才能逐渐满足恶劣使用环境气氛。
目前,在催化剂载体上引入双金属活性组分,可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如Fe/Cu-SSZ-13(Tao Zhang,et al.High activity and wide temperature window of Fe-Cu-SSZ-13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ammonia[J].AIChEJournal,2015,61(11):.),Cu-Ce-SSZ-13(乔辉.Ce改性对原位合成Cu-SSZ-13脱除柴油车尾气NOX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4.)。其中Ce由于价格便宜且相对无毒,在催化剂应用中颇具潜力,作为改性剂深受青睐。Centi等推测,Ce的引入能够改变载体孔道中的静电场及电势,进而影响NOX的扩散和反应中间体的形成。研究者认为Ce的引入,稳定了原有的金属活性组分,并且Ce离子具有变价性,可作为氧化-还原载体,有助于电子的传递,使得催化剂能有效的与NOX发生接触催化,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乔将Cu-SSZ-13固体粉末加到硝酸铈溶液中,于80℃水浴条件下交换,,500℃下煅烧即得Cu-Ce-SSZ-13。虽然Cu-Ce-SSZ-13的水热稳定性较Cu-SSZ-13有所提升,但其同时抗水抗硫性仍然较低,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区活性提高、具有优异抗水抗硫性的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A液的配制:将偏铝酸钠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至溶液澄清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