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动态调整交互测点的通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400.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2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曹淑英;巩方波;王秉钧;张晓花;熊建成;刘序军;傅孟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16/43;G06F16/4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孙村片区飞跃大道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调整 交互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动态调整交互测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监控设备采集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
按照寄存器对数据库中遥信测点和遥测测点进行编号,并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将数据库中遥信测点数据和遥测测点数据分别划分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
将分级后的1级数据直接加入查询数据库中,形成基础查询库;
根据当前界面中要展示的数据,对2级数据进行注册,将注册后的2级数据插入到基础查询库中,得到运行查询库;
根据运行查询库生成基础通信模型;
根据基础通信模型查询和读取外接设备数据,将读取的外接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存放在数据库中;
所述根据当前界面中要展示的数据,对2级数据进行注册,将注册后的2级数据插入到基础查询库中,得到运行查询库,包括根据运行查询库中数据生成基础通信模型;
所述根据运行查询库中数据生成基础通信模型,包括:
步骤2.1:将运行查询库中测点号按照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步骤2.2:根据测点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测点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间隔点个数n;
步骤2.3:比较该间隔点个数与测点个数的大小;若该间隔点个数不大于测点个数,则取间隔点个数n=0,则进入步骤2.6;若该间隔点个数大于测点个数,则存在空白测点,进入步骤2.4;
步骤2.4:统计出间隔点个数大于10的空白测点的总个数k,并记录间隔点个数;
步骤2.5:若k不大于5,则取间隔点个数n=k;若k大于5,则选取5个测点号最大的空白测点作为间隔点,此时间隔点个数n=5;
步骤2.6:将n个间隔点作为分界点,将运行查询库中数据分为n+1段;
步骤2.7:将n+1段数据按照通信规约约定的一帧报文最大数据个数进行顺序分包;
步骤2.8:根据分包后的数据生成基础通信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态调整交互测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按照数据的重要程度将数据库中遥信测点数据和遥测测点数据分别划分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包括:
按照报警状态的重要程度,将遥信测点数据划分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
按照遥测数据对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程度,将遥测测点数据划分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态调整交互测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当前界面中要展示的数据,对2级数据进行注册,将注册后的2级数据插入到基础查询库中,得到运行查询库,包括:
步骤1.1:将分级后的1级遥信测点数据和遥测测点数据直接放入到查询数据库中,形成基础查询库;
步骤1.2:判断是否接收到新页面注册2级数据测点;若有,将接收到的新页面注册2级数据测点插入基础查询库中,形成运行查询库;
步骤1.3:根据运行查询库中数据生成基础通信模型;
步骤1.4:判断该基础通信模型是否为当前使用的通信模型,若不是,则将基础通信模型 设置为当前通信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态调整交互测点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根据通信模型查询和读取外接设备数据,将读取的外接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存放在数据库中,包括:
根据基础通信模型,对外接设备数据进行查询和读取;
将外接设备应答的数据进行解析;
将外接设备应答和解析后的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