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响应的蓄热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9337.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张前明;熊新社;任学梅;曹劲松;王刚;杨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压力控制阀 蒸汽蓄热器 蓄热器系统 锅炉压力 控制阀 蒸汽输送管路 蒸汽输送管 一端连接 用汽设备 锅炉 动态响应特性 连接线 控制器连接 负荷适应 控制阀门 快速变化 快速响应 蒸汽流量 蒸汽压力 控制器 开度 | ||
1.一种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蓄热器(1)、控制器(2)、流量计(3)、锅炉压力控制阀(V1)、用汽压力控制阀(V2)、蒸汽输送管路和连接线;所述蒸汽输送管路的一端连接于锅炉,所述蒸汽输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用汽设备,所述蒸汽蓄热器(1)连接于所述蒸汽输送管路上,所述流量计(3)、锅炉压力控制阀(V1)和用汽压力控制阀(V2)设置于所述蒸汽输送管路上,且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处于所述锅炉和蒸汽蓄热器(1)之间,所述流量计(3)和用汽压力控制阀(V2)处于所述蒸汽蓄热器(1)和用汽设备之间,且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处于所述蒸汽蓄热器(1)和流量计(3)之间,所述控制器(2)通过连接线连接于所述流量计(3)、锅炉压力控制阀(V1)和用汽压力控制阀(V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送管路分为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蓄热调节控制管路部分和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所述锅炉的蒸汽输出端连接于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设置于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和蓄热调节控制管路部分之间,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设置于蓄热调节控制管路部分和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之间,所述流量计(3)设置于所述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上,所述用汽设备连接于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上,所述控制器(2)通过传感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2)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于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的开度控制端,所述控制器(2)基于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控制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的开度;所述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上,所述控制器(2)通过传感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2)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的开度控制端,所述控制器(2)基于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控制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3)在所述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上处于所述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和用汽设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基于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信号和所述流量计检测的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内的蒸汽流量信号控制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的开度;所述控制器(2)基于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信号和所述流量计检测的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内的蒸汽流量信号控制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2)通过所述流量计检测到蒸汽流量变化速率小于预设标准值时,所述控制器(2)基于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锅炉蒸汽供应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信号控制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的开度,并基于所述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用汽设备连接管路部分内的蒸汽压力信号控制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的开度;当所述控制器(2)通过所述流量计检测到蒸汽流量变化速率大于等于预设标准值时,所述控制器(2)生成正比于蒸汽流量变化量和变化速率的调节信号,并基于所述调节信号和第一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蒸汽压力信号的叠加信号来控制所述锅炉压力控制阀(V1)的开度,同时基于所述调节信号和第二蒸汽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蒸汽压力信号的叠加信号来控制所述用汽压力控制阀(V2)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3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