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7701.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涂盛辉;唐叔建;韩万富;周建明;路广遥;翟立宏;沈黎;刘青松;芮旻;董超群;周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G21C13/0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王少虹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环腔 容器主体 接管嘴 内接管 内壁 反应堆压力容器 内部流道 内部通道 外周 空间形成 压力容器 一端连接 管口处 组件轴 上端 密闭 下端 侧面 海洋 | ||
1.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容器主体(10)、导流环腔组件(20)以及至少一个内接管(30);所述容器主体(10)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接管嘴(40),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轴向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10)内;
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的上端位于所述接管嘴(40)的上方连接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壁上,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的下端位于所述接管嘴(40)的下方连接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壁上;所述内接管(30)设置在所述接管嘴(40)内,一端连接在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上,另一端对应在所述接管嘴(40)的管口处;
所述内接管(30)的内部通道、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的内部通道和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部空间相连通形成内部流道(101);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的外周、所述内接管(30)的外周和对应的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导流环腔(102);所述导流环腔(102)位于所述内部流道(101)的外圈并与所述内部流道(101)相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0)包括上下两端开放的筒体(11)、顶盖(12)以及底封(13),所述接管嘴(40)设置在所述筒体(11)侧面上,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设置在所述筒体(11)内;
所述筒体(11)上设有法兰段(50),所述法兰段(50)一体连接在所述筒体(11)的上端端面上,并且所述法兰段(50)外周面与所述筒体(11)的外周侧面相接;所述顶盖(12)密封连接在所述法兰段(50)上,所述底封(13)密封连接在所述筒体(11)的下端,分别将所述筒体(11)的上下两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为周缘设有法兰环的半球形封头,所述法兰环配合在所述法兰段(50)上,多组紧固组件(14)沿所述法兰环周向布置,锁紧在所述法兰环和所述法兰段(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上设有多个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60)和堆测接管(70);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管座(60)和堆测接管(70)间隔布置并垂直连接在所述顶盖(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包括轴向相接的接管段筒体(111)和堆芯段筒体(112);所述法兰段(50)连接在所述接管段筒体(111)的上端,所述底封(13)连接在所述堆芯段筒体(112)的下端;
所述接管嘴(40)设置在所述接管段筒体(111)上,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设置在所述接管段筒体(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段筒体(112)内设有多个支承键(15);多个所述支承键(15)对称布置在所述堆芯段筒体(112)靠近所述底封(13)的内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包括导流环体(21);所述导流环体(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还包括波纹管(22),所述波纹管(22)设置在所述导流环体(21)下端和/或下端与所述容器主体(10)的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0)的侧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至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的接管口(16),所述接管口(16)的管口周缘设有环形凸台(17);所述导流环腔组件(20)上设有与所述接管口(16)相对连通的接口;
所述接管口(16)与所述接管嘴(40)在所述容器主体(10)上位于同一轴向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77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