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向自适应的风能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6191.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涛;管奇卉;唐民丰;潘宏烨;漆令飞;朱勉宽;潘亚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6;H02N2/18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向 自适应 风能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风能采集装置,属于风能收集领域,特别涉及采用压电的方式对风能进行采集的装置。包括异形转盘、转轴和基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下部过盈配合,外圈与基台面板中间孔配合固定,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中部过盈配合,外圈与异形转盘的中心孔的边缘固定,转轴的顶部设有风向标,柔性压电材料的一端与转轴径向固接,风向标与柔性压电材料成90°夹角,垂直于异形转盘的下表面均布三个瓦形叶片。柔性压电材料在风和瓦形叶片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大幅度形变,基于压电效应产生电能。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高效且能自适应风向的优点,可用于为无线传感器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能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压电的方式对风能进行采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感、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传感技术为社会及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无线传感器的供电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当前利用电池供电的方式存在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不足,还会造成相应的环境污染。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处,有着巨大的潜在能量。利用风能的压电式能量采集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输出能量密度大、易于集成和无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基于压电的风能采集器能较好地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可解决无线传感网络节点供能的问题。
据检索,目前已有相关风能收集装置的技术出现,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16391.X公开的“一种利用风能的压电能量收集方法及装置”,采用风能驱动叶片,叶片上的永久磁铁产生对悬臂梁上的固定磁铁的斥力,从而使悬臂梁振动,产生电能,该装置机械结构相对复杂,使用磁铁等材料消耗较大,成本较高。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386604.3公开的“基于柔性聚合物压电材料的风能采集器”,叶片转动带动转盘,转盘转动会周期性地敲打柔性压电聚合物悬臂梁,压电薄膜在敲打和恢复变形的振动中产生电能,该装置的柔性压电材料的形变量达不到最大化,发电效率较低,且装置的适用范围小,仅仅适用于来风方向为叶片正前方的风能采集。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高效的新型自适应风向的压电风能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向自适应的风能采集装置,它能够有效地实现风能的采集,可用于为无线传感器供电。
本发明达到其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风向自适应的风能采集装置,包括异形转盘、转轴和基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下部过盈配合,外圈与基台面板中心孔配合固定,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中部过盈配合,外圈与异形转盘的中心孔的边缘过盈配合固定,转轴的顶部设有风向标,柔性压电材料的一端与转轴径向固接,风向标与柔性压电材料成90°夹角,垂直于异形转盘的盘面下表面均布三个瓦形叶片。
所述转轴为阶梯轴。
所述瓦形叶片的一端与异形转盘的下表面垂直固定,同向均布。
所述柔性压电材料可以有多片,从上到下依次与转轴中部径向固接,且置于异形转盘的盘面下方,其长度要使其在异形转盘转动时能与瓦形叶片产生干涉。
所述瓦形叶片的一端与异形转盘的下表面垂直固定,同向均布。
所述风向标与转轴的上端固接,风向标与柔性压电材料成90°夹角,同时风向标能够自适应风向,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柔性压电材料有最大的迎风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新颖、耗材少,装置易于安装与维护且应用场景广泛。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护,可为高压电网、森林防火、农田等应用场合的传感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6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