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934.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王帮新;张治国;张复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C08L53/00;C08L23/02;C08L5/16;C08L23/14;C08K3/34;C08K3/08;B29C47/06;B29C35/08;B29L7/00;B29L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 蒸煮 薄膜 嵌段共聚聚丙烯 合成硅石 活性包装 热封层 外表层 中间层 含铁 母粒 无规共聚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三层复合结构 包装内容物 薄膜整体 耐热性能 视觉感官 氧化变质 影响顾客 防腐剂 保质期 黏剂 杀菌 氧气 阻隔 口味 透明 吸收 保证 | ||
1.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三层复合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外表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其中外表层由嵌段共聚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合成硅石制成,中间层由嵌段共聚聚丙烯、含铁吸氧母粒、合成硅石制成,热封层由无规共聚聚丙烯、含铁吸氧母粒、合成硅石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中各成分及其对应重量份为:94~97份嵌段共聚聚丙烯、5~8份聚烯烃弹性体、0.3~0.6份合成硅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中各成分及其对应重量份为:93~96份嵌段共聚聚丙烯、4~6份含铁吸氧母粒、2~4份合成硅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各成分及其对应重量份为:95~98份无规共聚聚丙烯、5~7份含铁吸氧母粒、3~5份合成硅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吸氧母粒的制备方法是:将聚烯烃、铁粉、环糊精对应按照重量比95~100:6~9:3~6进行混合,然后投放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得粒状物料即可;所述铁粉的颗粒直径为20~150nm;所述粒状物料的颗粒直径不大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硅石为日本三井的EAZ-10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30~150μm,其中外表层、中间层和热封层所占薄膜厚度的比例分别为:5~60%、10~80%和5~6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外表层、中间层和热封层的对应原料成分分别投入到三台挤出机内进行熔融共混,并分别向三台挤出机中加入其内对应原料总质量2~3%的细菌纤维素,共同熔融共混处理30~35min后得熔融共混料备用;
(2)将步骤(1)制得的外表层、中间层和热封层对应的三种熔融共混料引入到T型模具头分配器内进行挤出流延处理,期间同时进行微波辐射处理,接着对流延出的半成品进行常规的骤冷、厚度调节、收卷成膜、熟化处理后即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氧活性包装蒸煮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微波辐射处理时微波的输出功率为1300~15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9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