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薄壁换热器管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564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韩淑丽;隋晓媛;韩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6/14 | 分类号: | C08F216/14;C08F214/26;C08F214/28;C08F2/2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陈桂玲 |
地址: | 2564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壁 换热器 聚四氟乙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加工薄壁换热管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用去离子水作为的水相中加入分散剂、乳液稳定剂、pH值调节剂,继而通入四氟乙烯单体及初始改性单体,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进行共聚,当四氟乙烯单体的投料量达到水投料量的25%~37.5%后,加入第二改性单体,并继续加入四氟乙烯单体,维持反应压力聚合,聚合完毕后乳液经出料、凝聚、烘干制得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所述树脂性能包括:标准相对密度SSG:2.155-2.165,热不稳定性能指数TII<5,拉伸含孔指数SVI<60;
所述初始改性单体为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乙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二改性单体为六氟丙烯;
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丁二酸,丁二酸的加入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0.0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改性单体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10%~0.35%;所述第二改性单体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02-0.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改性单体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12%~0.23%;所述第二改性单体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03-0.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含氟聚醚羧酸盐或含氟烷基羧酸盐;所述分散剂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丁二酸;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005%~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引发剂用量为聚合体系中去离子水重量的0.01%~0.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液稳定剂为固体石蜡或碳原子数多于12的饱和烃;所述乳液稳定剂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2.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乙烯单体为高纯四氟乙烯单体,其纯度高于99.999%;所述去离子水为高纯去离子水,其电阻率高于15MΩ.C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密闭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剂、乳液稳定剂、pH值调节剂,构成液相,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当反应釜内中氧含量30ppm时,向反应釜内加入初始改性单体;
2)将反应釜温度升至60~90℃,投入气相四氟乙烯单体,至反应釜内压力为2.0~2.8MPa,加入引发剂,开始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进行至气相四氟乙烯单体的投入量为去离子水重量的25%~37.5%,回收气相单体至反应釜内压力0~0.1MPa;
3)投入定量的第二改性单体再次投入气相四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进行至气相四氟乙烯单体的投入量为去离子水重量的40%~50%,反应结束;此过程反应期间控制压力为2.0~3.0MPa;
4)回收气相单体,降温,出料,得到聚四氟乙烯聚合液;
5)将步骤4)所得到聚四氟乙烯聚合液经凝聚、洗净、烘干,制得所述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70-85℃;步骤3)中的所述聚合反应时间3.5~4h。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气相四氟乙烯单体的投入量为去离子水重量的30%~34%;回收气相单体至反应釜内压力0.05MPa;步骤3)四氟乙烯单体的投入量为去离子水重量的43%~48%;反应期间控制压力为2.2~2.8MPa。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或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用于加工薄壁换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6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