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控制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099.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廖华琳;郭建伟;黄顺洲;朱川;马钊;罗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5/04 | 分类号: | F16K5/04;F16K11/085;F16K2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10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芯 流体控制阀门 盖板 阀体 摇臂 结构尺寸参数 流动方向控制 非接触密封 高温流体 控制流道 面积需求 气流流动 驱动摇臂 通断控制 体积小 流体 通断 流通 应用 | ||
一种流体控制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盖板(3)、摇臂(4),阀芯(2)与摇臂(4)连接,阀芯(2)置于阀体(1)内,盖板(3)盖在阀芯(2)上方,外力驱动摇臂(4)带动阀芯(2)旋转,控制流道的通断。本发明设计的流体控制阀门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流体通断控制和两种流动方向控制。具有体积小,气流流动损失小,可实现非接触密封,可应用于高温流体等特点,且根据不同的流通面积需求,便于通过结构尺寸参数的修改,适应不同流量的要求,实现按需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对高温次流进行流动控制,实现次流流路的通断和方向控制,需要利用高温气体控制阀门。国内现有的阀门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截门形、闸门形、旋启形、球形、蝶形、滑阀型、屋脊型和管夹型等形式,上述阀门更多的应用于民用和工业领域,例如水阀、油阀、低温气阀等,现有阀门在流体流经控制元件时压力损失较大,在控制上多采用人力开关控制或通过电机带动实现开关,人力控制无法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电机控制往往体积较为庞大,对流体温度存在限制,也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航空发动机上现有的阀门基本上都是针对低温流体,且控制的气流流量较小,高温流体控制阀门目前尚无较成熟的产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流体控制阀门,该装置可以实现高温流体的流量控制和通断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双流路的流体流动方向切换,具有耐高温、低流动损失、体积小等特点。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体控制阀门,包括阀体(1)、阀芯(2)、盖板(3)、摇臂(4),阀芯(2)与摇臂(4)连接,阀芯(2)置于阀体(1)内,盖板(3)盖在阀芯(2)上方,外力驱动摇臂(4)带动阀芯(2)旋转,控制流道的通断。
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阀门,阀芯(2)为圆柱体,流道穿过阀芯(2)的圆柱面。
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阀门,阀芯(2)内的流道设置了引导角度。
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阀门,阀芯(2)为圆柱外表面局部设有凹槽的凹槽阀芯(2a),减小凹槽阀芯(2a)外表面与阀体(1)及盖板(3)的接触面积。
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阀门,阀芯(2)为圆柱外表面设有梳状槽的梳状槽阀芯(2b),梳状槽阀芯(2b)与阀体(1)及盖板(3)之间有0.1mm到1mm的间隙,采用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阀门,阀体(1)为内设有双流路的双流路阀体(1a),摇臂(4)带动阀芯(2)旋转不同的角度,实现流路彻底关闭、第一流路连通或第二流路连通。
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流体控制阀门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流体控制阀门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a)本发明设计的流体控制阀门可以通过液压或电作动筒等装置驱动摇臂,实现阀门开关控制,体积较小,可以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使用;
b)本流体控制阀门中的内部流路对气流没有明显阻挡和节流作用,流动损失小;
c)本流体控制阀门可以实现多流路控制,对一股来流,可以根据需要,实现通断控制和两种流动方向控制。
d)本流体控制阀门可整体采用耐高温材料制造,阀芯的驱动元件远离高温流体可不受高温影响,因此本控制阀门可应用于高温流体,满足发动机高温流体控制的需求。
e)本流体控制阀门可采用非接触密封方式实现阀体与阀芯的气动密封,进一步减少阀体与阀芯之间的磨损,并适应高温下阀体与阀芯热变形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