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及其吸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54451.2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何冯洋;张文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丁圣雨 |
| 地址: | 222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吸附罐 污水 吸附装置 块体 重金属离子 动力泵 去除 吸附重金属离子 长条形结构 使用寿命 吸附能力 吸附效率 排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及其吸附装置,方法为将污水从吸附罐一端通过动力泵打入,使污水通过吸附罐内的多个吸附块体进行吸附重金属离子,然后将吸附完毕的污水从吸附罐的另一端排出收集;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罐、多个吸附块体、动力泵;所述的吸附罐呈长条形结构。本发明的吸附方式高效独特,吸附效率高,同时吸附块体的吸附能力不会急剧下降,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重金属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成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通常,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而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重金属离子不可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性,是其能够产生巨大危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重金属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在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处理领域,主要的治理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去除效果不稳定、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和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合理、有效、实用的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当前普遍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去除效率高、操作便利的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步骤如下:
S1、将污水通过过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的泥沙;
S2、在吸附罐内安装多个吸附块体,将多个吸附块体拼接呈多个品字形结构的吸附块体,多个呈品字形结构的吸附块体拼接呈长条形的长条滤芯分布在吸附罐内,将污水从吸附罐一端通过动力泵打入,使污水通过吸附罐内的多个吸附块体进行吸附重金属离子,然后将吸附完毕的污水从吸附罐的另一端排出收集。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过滤膜的规格为2至3μm。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动力泵控制污水进入吸附罐的速度为5至10m/s。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污水从吸附罐的下端向上输送。
一种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罐、多个吸附块体、动力泵;所述的吸附罐呈长条形结构;所述的吸附罐内部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罐体空腔;所述的吸附罐一端设有动力泵;所述的吸附罐的两侧自上而下设有多个位置对应的凸起槽;所述的凸起槽和罐体空腔相通;所述的凸起槽内安装一个吸附块体;所述凸起槽之间的所述罐体空腔内安装一个吸附块体;所述的吸附块体分别被限位在凸起槽和罐体空腔内;所述罐体空腔内的吸附块体下端面抵接在凸起槽内的吸附块体上端面上;所述的多个吸附块体拼接呈多个品字形结构的吸附块体,多个呈品字形结构的吸附块体拼接呈长条形的长条滤芯;所述的吸附块体包括活性炭层、过滤棉层、生物吸附材料;所述的活性炭层呈壳体结构;所述的过滤棉层围成壳体结构并且贴合在活性炭层的内侧面上;所述的过滤棉层内部设有生物吸附材料。
进一步,所述的凸起槽均匀分布在吸附罐上。
进一步,所述的生物吸附材料为粉体状的酵母菌。
进一步,所述的动力泵安装在吸附罐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的吸附块体呈球体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污水通过多个吸附块体进行吸附,依次通过吸附块体的活性炭层、过滤棉层、生物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吸附效果好,本发明巧妙的设计了吸附块体的结构,污水首先通过活性炭层、过滤棉层进行吸附以后进入内部的生物吸附材料,生物吸附材料被隔离在吸附块体内部不会被外部的污水冲刷损耗从而导致吸附能力急剧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绿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