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34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安;朱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刘美莲;郭防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粒 沉积岩 颗粒分散 沉积岩样品 分散效果 超声波震荡 物理作用 样品颗粒 有效分散 原始粒径 研磨 胶研棒 微裂缝 有机质 去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2)样品颗粒的分散;(3)样品中有机质的去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能够有效分散细粒沉积岩。本发明的方法适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不同来源的细粒沉积岩样品,分散效果好,重复性好。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细粒沉积岩样品,无需采用胶研棒研磨和超声波震荡等操作,从而避免了额外的物理作用,能够在取得分散效果的同时,保障样品原始粒径不发生变化。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具体属于沉积岩颗粒分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粒沉积岩主要由细粒物质组成,细粒物质是指粒径小于63μm的粉砂级和粘土级沉积物,成分主要长英质矿物、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其他自生矿物和有机质等,细粒沉积岩分布广泛,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3(Picard et al.,1971;Macquaker et al.,2003)。近年来,随着致密油气及页岩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不断取得突破,人们意识到细粒沉积岩不仅可以作为烃源岩与盖层,也可以形成生储盖一体的连续型油气聚集而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周立宏等,2016)。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初步估计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在36.1万亿立方米(张筝等,2016),使得细粒沉积岩研究成为油气勘探研究的热点。
细粒沉积岩的颗粒如果将其分散,应用将非常广泛:1)细粒沉积岩的颗粒非常细小,所以不能直接使用图像分析的方法获取粒度数据,要想对其做粒度分析,需要将岩石的颗粒分散(姜在兴,2010);2)研究储层性质(Yang et al.,1998;Aplin et al.,1999;Yanget al.,2007);3)研究盖层性质(Nakayama,2002);等。对于胶结松散的样品,可以采用浸泡和超声波处理的办法(Gipson,1963);如果样品胶结强度较大,可以考虑化学的方法将胶结物去除(例如:Jiang and Liu,2011),但是如果使用较强的酸性或碱性试剂可能会使原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发生改变;Yang et al.(2010)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对3500米以内非钙质或硅质胶结且有机质含量低于5%的样品做温和的分解,对矿物成分影响小,但是这种方法的分散能力较弱。对于固结非常紧实的样品,也有学者提出使用使用胶研棒研磨(徐喜庆等,2002),这会产生额外的物理摩擦,显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粒径颗粒。所以细粒沉积岩研究中迫切需要一种对原始矿物影响较小,而且分散能力较强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能够有效分散细粒沉积岩,对原始矿物影响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2)样品颗粒的分散;(3)样品中有机质的去除。
前述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中,步骤(1)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1.1)取细粒沉积岩样品块体,加入蒸馏水,浸泡,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数次后,烘干;
(1.2)再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第一温度,随后迅速取出放第二温度条件下过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液浸没样品为止,样品形成微裂缝。步骤(1)中通过热胀冷缩方法促使样品形成微裂缝,让溶液可以深入的进入样品内,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体积,从而在下一步骤中能产生出足够的压力。
进一步地,前述细粒沉积岩颗粒分散方法中,步骤(1)样品中微裂缝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1.1)取细粒沉积岩样品块体,加入蒸馏水,浸泡,再用蒸馏水反复清洗数次后,烘干;可以有效除去样品表面可溶性盐;
(1.2)再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380℃~400℃,随后迅速取出放0℃~5℃条件下过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溶液浸没样品为止,样品形成微裂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NA片段封固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土壤中金属元素消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