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铜尾矿渣高效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3913.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明;刘松柏;施麟芸;宋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4B22/16 | 分类号: | C04B22/16 |
代理公司: | 11333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330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尾 废弃 高效活化剂 矿渣 矿渣粉 火山灰活性 活化剂 制备 硫酸钠 三聚磷酸钠 技术难题 矿渣处理 偏硅酸钠 组分混合 氧化钙 原有的 再利用 重量份 掺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组成:氧化钙20~40份、偏硅酸钠30~40份、硫酸钠20~30份、三聚磷酸钠6~10份。本发明的活化剂可显著提高废弃铜尾矿渣粉的火山灰活性,在废弃铜尾矿渣中掺加1%‑2%的本发明所述活化剂,废弃铜尾矿渣的火山灰活性即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35‑75%,解决了废弃铜尾矿渣处理和再利用的技术难题。本发明还提供制备所述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废弃铜尾矿渣粉高效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铜尾矿库存量就达60亿吨,且每年新增铜尾矿渣为4亿吨。这些铜尾矿渣都存放在尾矿库坝内。这些库坝不仅危害周围环境、占有大量的耕地、危及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亟需提高铜尾渣回收利用率。因此,废弃铜尾矿渣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各国研究的热点。
将废弃铜尾矿渣在专门研磨设备中研磨10min,即可得到比表面积超过300m2/Kg的废弃铜尾矿渣粉。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数亿吨的矿物掺合料,但由于矿物掺合料资源有限,造成其价格大幅上涨。因此,将废弃铜尾矿渣粉作为矿物掺合料,是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其火山灰活性低,其最大的掺量仅为8%。因此,激发废弃铜尾矿渣粉的火山灰活性,成为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能够有效激发废弃铜尾矿渣的反应活性,使其具有再利用的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组成: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组成:
本发明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组成:
本发明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活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混合组成:
本发明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比表面积高于300m2/kg。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废弃铜尾矿渣粉的高效活化剂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份计,将20~40份氧化钙、30~40份偏硅酸钠、20~30份硫酸钠和6~10份三聚磷酸钠混合均匀后在90℃~110℃加热4~6小时,然后再干燥6小时,最后研磨至比表面积超过300m2/kg。
进一步地,所述的氧化钙为化学纯,其CaO含量≥90%,相对密度为3.32~3.35g/cm3。
进一步地,所述的偏硅酸钠为化学纯,其Na2SiO3含量≥90%,相对密度为1.05~1.35g/cm3。
进一步地,硫酸钠为化学纯,其Na2SO4含量≥90%,相对密度为1.667g/cm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聚磷酸钠为化学纯,其Na5P3O10含量≥90%,相对密度为0.35~0.90g/cm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本发明所述活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3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